杭运河,还有海运相通。
南北往来物资运输方便。
就这一条,就不是开封,洛阳这些地方能比。
但他却一直都没有提。
一方面是因为,在北平这边建都,是有着不少争议性的。
因为元朝大都就在这里。
而上位对于元朝,那是特别的痛恨。
先前之时,他又因为种种事情,和上位之间有着很深的隔阂。
若是在这上面提议建立大都,就上位的那小心眼儿还不知道能想多少的事。
那个时候,他这边同样也有着一定的私心。
觉得都城在如今的应天,对江南等地方是有很多好处的。
所以就一直没有在这上面多言语,
哪能想到,到了此时,上位竟然自己准备往那边迁都了。
如此也好,这等事儿能办成了。
那大明的江山将会更加的稳固。
他已做好准备,等到接下来上位这边正式宣布进行迁都之后,若是有什么人要对这件事儿进行反对的话。
他必定要摆开架势,和对方好好的争一争,论一论。
必然要把这事儿给促成了。
北平那边建都,确实要比应天这里建都更好……
……
时间匆匆而过,冰雪消融,春回大地。
青草自泥土当中露出头了。
杏花,桃花,梨花相继开放。
齐鲁大地上,被装点出来不少的姹紫嫣红,分外好看。
一览众山小的泰山,没有后世那般的游人如织。
这个自从被赵恒封禅了之后,就再无帝王前来问津的泰山,此时多少是显得有些落寞。
不过,齐鲁大地上众多的耕田之中,却显得热闹。
不仅仅是春回大地,不少地方忙着耕种。
更为重要的一大原因,乃是齐鲁大地上,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变化。
那就是朝廷开始在这边,进行清丈田亩了。
田亩的清丈还挺顺利的。
尤其是和江西那边,来进行一个对比的话,就更加的明显了。
虽然有了一些小摩擦,但是从整体上来看,阻力也是远远小于在江西那边进行清丈。
这让憋着一口劲儿的吴印等人有些失望。
觉得孔家名不副实,怎么就能这样老实呢?
怎么就不闹出一些事情来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