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事情。
他让办公室将方案(征求意见稿),不仅发给了每一位市委常委,也发给了市人大、政协的主要领导,以及几位在矿工中威望很高的老劳模、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这一手,堪称阳谋的典范。
一方面,他尊重了市委的领导,程序上无可挑剔。
另一方面,李毅飞将讨论的范围扩大了。
赵国强或许能在常委会上施加影响力,但他能堵住所有人的嘴吗?
那些真正关心矿工命运、关心阴铁长远发展的人,在看到这份远比现有方案更负责任、更具远见的计划后,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果然,方案征求意见稿一发下去,立刻在一定的圈子里引起了震动。
市人大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主任直接给赵国强打电话:“国强同志,我看毅飞市长这个方案很有见地啊!
特别是对老矿工安置和生态修复的考虑,比现在那个光知道卖矿、引资本的方案强多了!
我们人大这边,支持这种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方案!”
政协那边,也有委员开始联名准备提案,呼吁市委市政府采纳更科学、更可持续的矿改方案。
甚至矿区所在的镇党委书记,也壮着胆子向市委反映,基层干部和矿工群体中,对李市长方案中提出的“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的安置模式,抱有很高的期待。
舆论在悄然转向。
李毅飞没有去鼓动任何人,他只是把一份更优的方案摆在了大家面前。
这就是阳谋的力量——用堂堂正正的优势,逼对手不得不跟着你的节奏走。
赵国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两难:如果强行否定李毅飞的方案,就是公然违背伊省长的意向,也会得罪一大批支持该方案的人,显得自己狭隘短视;
如果接受,那么矿改的主导权和功劳,就会大部分落到李毅飞头上,这是他绝对无法接受的。
常委会前一天晚上,赵国强把李毅飞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毅飞啊,坐。”赵国强亲自给他倒了杯茶,笑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真诚”,你的方案我仔细看了,确实花了心思。
不过,有些地方是不是太理想化了?
比如这个生态修复基金,标准定得这么高,哪个企业愿意来投资?
还有矿工培训,投入巨大,效果如何保证?”
李毅飞知道,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