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真市的春天似乎格外短暂,刚过五月,空气中就开始涌动起一股燥热。
办公室里虽然开着空调,但透过玻璃窗,能看到外面白花花的阳光炙烤着大地,远处的景物在热浪中微微扭曲。
李毅飞放下手中一份关于春耕生产的汇报材料,眉头微蹙。
他走到窗前,看着楼下街道上行色匆匆、尽量寻找树荫遮蔽的行人,心头隐隐有些不安。
他记得前世的这个时候,受全球气候模式异常影响,今年夏季可能面临极端高温天气。
这对于一个农业占比不小、同时又在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工真市来说,绝非好消息。
“陈默,”李毅飞转身对正在整理文件的秘书说道,“请气象局的主要负责同志,还有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应急管理局、城管局的一把手,下午三点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另外,通知卫健委和交通局的主要领导也参加。”
陈默立刻领会了书记的意图,应声去安排。
下午三点,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准时到达李毅飞的办公室。
小小的会议室里坐满了人,气氛有些严肃,大家都不太清楚书记突然召集这么多部门是为了什么。
李毅飞没有绕圈子,开门见山:“今天请各位来,主要是想了解一下今年,特别是夏季的天气预测情况,以及我们各部门对应的准备工作。”他首先看向气象局局长刘明,“刘局长,你先说说,你们对今年夏季的天气有什么研判?”
刘明推了推眼镜,打开带来的资料:“李书记,各位领导,根据我们目前的监测和研判,受多重因素影响,今年夏季,我市乃至整个区域,有极大概率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
平均气温可能较常年同期偏高1到2摄氏度,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35℃)预计将明显偏多,并且可能出现阶段性的极端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的风险不能排除。
降水方面,预计时空分布不均,可能出现‘涝旱急转’或区域性干旱的情况。”
这番话让在座的不少人都提起了精神。虽然每年夏天都说热,但气象局如此明确地指出“极端高温”和“干旱风险”,还是近年来第一次。
李毅飞脸色凝重地点点头,目光转向水利局局长张建国:“张局长,如果出现持续性高温和可能的干旱,我们全市的水源保障情况如何?特别是农业用水和城乡生活用水。”
张建国显然有所准备,但语气并不轻松:“书记,各位领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