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和规划中的智能制造产业园。
调研车队抵达工业园区时,李毅飞率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在门口迎接。
两人握手,面带微笑,镜头前一片和谐。
“毅飞书记,我们又见面了。”刘一昆笑容热络,手上力道不轻,“工真市在你手里,真是旧貌换新颜啊。”
“一昆主任过奖,我们只是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做了一些探索。”李毅飞淡然回应。
调研过程中,刘一昆展现了他雷厉风行的一面。
他不再像周副省长那样绕着圈子批评,而是直接切入技术细节。
在园区规划沙盘前,他指着紧邻水源保护区的一块预留地说:
“这块地,区位优势多明显!我听说之前有个投资七十亿的高端生物医药项目,就是因为离水源地稍微近了点,环评卡住了?
太可惜了!这种科技含量高、污染风险可控的项目,我们应该积极争取,帮助企业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一拒了之嘛!
发改委可以牵头组织专家,进行更科学的评估。”
随行的省发改委资环处处长立刻点头附和。
李毅飞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对身边的市环保局长示意。
局长上前一步,熟练地调出电子地图和相关数据:“刘主任,这块地确实敏感。
根据我们最新的环境承载力和地下水流向模型分析,即便项目本身污染可控,但其配套的物流、人员聚集带来的环境风险叠加,仍可能对水源保护区造成潜在威胁。
我们正在引导投资方考察另一块更合适的工业用地。”
刘一昆不置可否,转而看向李毅飞:“毅飞书记,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有时候,为了战略性的产业布局,需要一点魄力和担当。
省里对重大项目的落地有时限考核,工真市作为先进,要带头啊。”
李毅飞微微一笑,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一昆主任,工真市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可持续的基础上。
守住环保底线,就是对长远发展最大的担当。你说的那个生物医药项目,我们正在积极对接,帮助他们选址落户到更符合规划的园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环境风险可控。
这同样需要魄力,是排除万难寻找最优解的魄力。”
刘一昆盯着李毅飞,眼神锐利了几分。他没想到,这个年轻的对手,不仅原则性强,应对也如此老练周全,不留破绽。
随后在智能制造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