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方地区日光温室黄瓜栽培的发展,嫁接在蔬菜生产上便逐渐兴起。
现目前也算较前沿的技术。
方兴林注意到老板的目光,讶然道:“莫非老板想试试丝瓜和苦瓜的嫁接?”
“有这个想法。”
陈家志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道:“育苗场想要发展壮大,嫁接是必须要掌握的技术,针对各种栽培条件,也需要试验不同的砧木和接穗组合,同时还要培训足够的嫁接工,这些都是你要做的事。”
方兴林点头道:“行,嫁接我也会,我先拿丝瓜和苦瓜培训几个嫁接工出来。”
陈家志沉吟道:“可以多做几个组合对比,直生苗,丝瓜嫁接苦瓜,苦瓜嫁接丝瓜,再找两个市面上常见的品种,最后看哪种效果好,经费上你直接报给我。”
“明白。”
育苗场的菜心等种苗日常生产由易定干负责,而科研育种等则是陈家志牵头在搞。
现在谈育种还尚早,但嫁接育苗他会啊,虽然算不上精通,但现在全国各地都以农户自育为主。
即使是山东,他估计也才起步,集约化育苗场更是没影的事。
而他没吃过猪肉,至少见过、接触过,随着蔬菜种植规模的扩张,国内未来几年对专业化育苗的需求只会越来越高。
现在搞育苗场恰逢其会。
在花城等珠三角地区,最有市场的种苗应当是苦瓜、丝瓜、冬瓜、甜瓜、西瓜等等。
其中,陈家志至少知道苦瓜和冬瓜是可以通过嫁接提高产量和抗性。
方兴林的态度也让陈家志颇为满意,这就很有科研人员的风貌。
两人交流过后,也顺势拿刀片给苦瓜做起了嫁接,动作很慢很轻柔,最后还要用棉绳固定。
易定干在一旁看着,吐槽道:“陈总,这嫁接也太慢了,照你这种效率一株苗得卖多少钱呐?”
陈家志瞥了他一眼,“孰能生巧懂不懂,刚开始一天可能只能嫁接几百株,等熟练了,一个人一天能嫁接上万株。”
方兴林嫁接速度比陈家志快不少,但听到一天上万株也暗自咋舌,老板也忒能说大话了。
“嘿,你们俩都不信是吧?”
“陈总,一天嫁接上万株太难了点,就光是固定接口很多初学者都不熟练,更别提还有成活率要求了。”
每人每天嫁接上万株是后世顶级嫁接工团队的普遍水准,成活率更是能达到99%,现在说出来确实过于匪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