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感就越来越好。
但夜间逼近10℃的低温也让露天蔬菜遭受了极大的考验。
李明坤喜滋滋的摘了几个透红的番茄到了小白菜制种地里。
“来来来,吃番茄,好吃得很。”
“哎哟,老李,今天怎么这么大方。”彭谦笑眯了眼的接过,“番茄不也涨价了,亏你还舍得拿出来吃。”
纪松打趣道:“八成是工人上次漏摘了,这次摘的时候就熟透了,不方便运输,这才拿来给我们吃,平时摘两个可都要被说几句了呢。”
陈家志也同样起身走了几步,接过番茄擦了下,就咬了一口,汁水瞬间就在嘴里炸开,丰富的口感冲击着味蕾。
像这种熟透了的番茄确实好吃。
李明坤撇嘴道:“别说我,就说你们这青菜,想摘几把回去烫火锅,你们不也护犊子吗?”
“这是用来制种的。”
“制种的就不能吃吗?而且你们说隔离不够,拿来吃不正好的事~”
陈家志几个就啃完了番茄,意犹未尽,也觉得李明坤的话有一定道理,“今天向斌在元谋,晚上可以掐几把青菜回去,叫他过来一起试试口感,看他愿不愿意买。”
如此大的昼夜温差,青菜的口感自然不会差。
只是整个云南受限于交通,还难以把这样的青菜卖出去。
但通过这段时间的卖菜,陈家志感觉也并不是完全不能卖出去,走成昆线到成都大约需要20个小时。
算上装卸和批发,36个小时内便可以进入各大酒店的餐桌。
这样的效率完全足够了。
成都虽说也还没有菜心、芥兰等粤菜的消费习惯,但酒店对粤菜的接受程度更高,也更容易培养。
而且还有小白菜、油麦菜、生菜、上海青等在成都接受度也较高的青菜。
所以这也是一条销路,冬季的销量还不小,当下的成都冬天也较为缺乏青菜。
李明坤也琢磨出了他的想法,“还得是你陈老板,吃个菜都有这么多的心眼,我想着吃,你想着卖。”
陈家志不善的瞥了他一眼,“菜农想卖菜能有什么坏心思?”
“嗯,老板心思最单纯了。”李明坤贫嘴了句,又说:“那今晚上再杀头羊,这钱就老板你出了?”
陈家志大手一挥,“行,从公司账上走,最近赚钱了,也犒劳犒劳你们。”
最近几天云岭农场的日收入已经突破了万元大关,杀头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