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月初开始,陈家志又一次连续跑了各个基地。
核心就一个:苦练内功。
各个基地此前的发展都太快,业绩快速增长,其实内部有诸多问题。
比如工人和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这项工作除了江心菜场始终在坚持,其余的合利农场、彭村基地、繁荣菜场、云岭农业都很欠缺。
尤其是工人这块。
随着迅速扩张,熟练工人完全不够用,甚至合利农业前两个月还常常从江心菜场抽调人手。
其余的像繁荣菜场,由于叶菜主要是出口,对手工和品质要求高,也时而会出现问题。
在基层管理人才上,也过于依赖江心菜场,人手不够时,所有人想到的都是江心菜场调人,而不是自己培养。
江心菜场都快被薅秃了。
所以,要重新把工人和基层管理培训搞起来。
现在赚了钱了,大部分人信心都比较足,也有向上发展的心思,正是学习欲望相对强盛的时候。
陈家志在巡查各个基地的时,能感受到工人的学习热情。
有的想当收菜工,有的想当小组长,每个人都很有动力。
他觉得这种氛围很好。
这也是菜场建场要第一时间追求效益的原因之一。
只有菜场持续有收入,或是大赚,工人才会感觉到有保障,才有人愿意去学习进步,适应菜场的晋升规则。
如果菜场上来先大搞基础建设,大半年乃至一年都没有收入,工人感觉朝不保夕,不提桶跑路就不错了,鬼大爷才会想着去学习。
除了提升工人和基层管理人员的素质外,在打包装箱、发货收款、物资采购等环节上也陆续进行了些许优化。
目的除了降本外,也是为了管理更流畅。
陈家志前世做过几年菜场管理,了解其中大多数门道,不过他也没大动干戈,依然是抓大放小,减少管理漏洞。
就这样连续跑了小半个月,陈家志辗转又回到了花城。
灰蒙蒙的天配上连绵的雨,陈家志一坐上陈正旭的车后就开口问道:
“这几天菜怎么样?”
“有进步。”
陈正旭知道小叔想问什么,徐徐道来。
花城的气温上来了,叶菜易烂,不过这方面靠谱鲜生一向做得好,最近随着培训加强,手工也更稳定。
这都是苦练内功的成果。
介绍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