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几年前才从贵州才出来时,他们做什么都不习惯,也没人要,只有土地愿意收留他们。
所以他进了菜场,未来也会留在菜场,始终在菜场。
敖德海沿路走到了西兰花地的边缘,在这里还留了几百株不同的西兰花。
它们有的是在实验老板说的不抹侧芽,收了主球后再收侧球的种法;
还有的是其它品种。
他把握不了市场,但能掌握更多的种植技术。
…
陈家志接到房少华电话时正在深城走访。
如今他对花城和沪市的国营菜店都有兴趣,深城自然也不想放过。
不过深城国营网点少,拿下的几率也很小。
如果未来要在深城开店,只能另想办法。
和房少华沟通后,陈家志也决定再去一趟沪市,除了解决西兰花出口订单事宜,顺带也走访一下沪市国营菜店的情况。
定下行程后,陈家志又联系了陈正旭一起去沪市。
本来他还想带上薛军,如果要开店,卖水果其实比卖菜更合适,优质水果单价更高,利润空间也大。
不过薛军去百色折腾收购站和砂糖橘去了,去不了沪市。
翌日,去沪市的飞机上,陈家志拿着一份经济报刊看得津津有味。
报纸上报道了在泰国发生的金融动荡。
从2月份开始,便有跨国资本开始大肆做空泰铢,虽然泰国政府很快稳住了,但也引起了金融动荡。
“不容易啊,终于看到眉头了。”
看到这时,陈家志就知道应该还没有完。
现在虽然对国内蔬菜出口的影响还比较小,但迟早会来的。
到了沪市后,是房少华开车来接两人。
“老板,旭总,日本青果会社的社长东山炎也是今天到的,是今天见他还是改天?”
“明天吧。”陈家志说道:“今天先去城里转一转,少华,你知道城里哪些地方有国营菜店么?”
“我知道虹桥就有两家。”
“走,去看看。”
沪市的国营菜店看起来体面不少,门店更宽更大气。
陈家志进去问了价,又去菜市场做了翻对比,国营菜店的菜价要贵出一到两成。
且零售市场的人流量明显比国营菜店大得多。
愿意去国营菜店买菜的人穿着也明显更为讲究,一看经济条件就更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