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被封为“黄河水德元君”,长江被封为“长江广源王”。
甚至,连长安城的城隍,都被敕封为“辅唐大元帅,监察司民城隍威灵公”。
一个由李璘亲自构建,完全服务于大唐仙朝的庞大“神道”体系,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建立起来。
这些被册封的山神水神,他们的力量源于大唐国运和万民香火。大唐越强盛,百姓越爱戴,他们的神力就越强大。
他们不仅能行云布雨,调节气候,还能监察地方,惩恶扬善,成为了李璘掌控地方的又一重有力保障。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神位,皆由“封神榜”所定,李璘一言,便可剥夺。
这彻底杜绝了地方淫祠邪神诞生的可能,将所有的信仰之力,都牢牢地收归到了仙朝中央。
而与“封神”这种玄之又玄的举动相比,工部“天工院”的成立,则显得更加实际,也更加神秘。
天工院,设立在皇城之内,一处戒备森严的独立区域。
其院判,由工部尚书段纶担任。
但所有人都知道,天工院真正的掌舵人,是皇帝陛下李璘本人。
李璘从工部、将作监、仙武院,乃至全天下,召集了数千名最顶尖的工匠、算学家、阵法师、炼器师。
这些人,有的是白发苍苍的老者,有的是崭露头角的少年天才。他们被带入天工院后,便与外界彻底隔绝。
没有人知道他们在里面做什么。
人们只知道,海量的,从各大矿山开采出来的珍稀材料,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地送入天工院。
而天工院,则像一个无底的黑洞,将这些资源全部吞噬,却没有任何产出。
一时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陛下到底在搞什么名堂?这天工院,每天耗费的钱粮,都快赶上养一支十万人的大军了!”
“是啊,听说里面叮叮当当,日夜不休,也不知道在造些什么。”
“不会又是些华而不实的奇技淫巧吧?陛下可千万别学前朝炀帝啊!”
面对这些质疑,李璘不闻不问,不作任何解释。
他只是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天工院之中。
天工院,一号研究所。
这里是整个天工院最核心,也是戒备最森严的地方。
巨大的厂房内,灯火通明。
段纶和几十名最顶尖的匠师,正围着一张巨大的图纸,激烈地讨论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