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气又热,干脆搬了个小桌子摆了茶碗,喝起了茶。
反正现在没那么多讲究,也没人指责路平安不尊重死者,反而时不时的就有人过来蹭一杯好茶喝喝。
好不容易挨到了傍晚,太阳落山,天气终于凉爽了一点儿。
管事儿的会计李光吉正准备安排吃饭呢,屯子口响起了鞭炮声。
在莽子老家,鞭炮响代表着实在亲戚前来吊唁,家属要做好准备,免得失仪,闹的大家都不高兴。
莽子带着两个妹妹披麻戴孝,急冲冲的出门相迎,李光吉作为总管随行,同时也拉上了路平安这个名义上的长辈。
路平安一脸懵,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了,这应该是莽子的叔叔不远千里赶来了。
果然,一个个头不高的中年男人带着几个年轻人,一脸悲切的朝着院子走来。
几个年轻人应该是莽子叔叔的儿女,年龄都比莽子大,提着一些装着祭品的篮子,背着行李跟在父亲后面。
莽子带着妹妹走到叔叔跟前,口中喊着叔叔,跪下行了大礼。
莽子叔叔赶紧把三个小辈儿扶了起来,仔细的打量着,抹着眼泪想要说些什么,嗫嚅着,却什么也没说出口。
家属亲人太过于悲伤,这时候就体现出李光吉和路平安的作用了,两人连忙招呼几人,安排他们先去瞻仰遗容,吊唁逝者。
一通跪拜一通哭,莽子叔叔哭的是肝肠寸断,棺材里是他唯一的兄弟,也是他当年的依靠,多年未见,再见到时已经是阴阳两隔。
他们兄弟从小家里就穷,战乱、瘟疫、饥荒、匪祸,一次次的灾难不断针对着这个贫苦的家庭。
娘病死了,爹被土匪杀了,眼看再在家待着搞不好都得饿死,无奈之下,两兄弟只能踏上了外出逃荒的路。
逃荒在林县不稀罕,也不觉得有什么丢人的,人总不能生生把自己饿死在家里吧?
家里没吃的了,自然就要出门找个活路,别管干什么,给口吃的,能活下去就行。
两兄弟逃荒的路上给人家干零活,遇上户好人家,人家家里没儿子,看着这俩小子人老实,肯卖力气,都是不错的,相中了,想留一个当上门女婿。
当赘婿虽然丢人,也要分啥时候。在那个饿死人的年代这可是大好事儿,谁留下当上门女婿就代表着不用担心被饿死了。
莽子他爹选择把机会让给了弟弟,当天晚上就扛着行李卷儿偷偷出了门,头也不回的走了。
之后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