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比例更是提高到了六成。
在两广协饷安南,北方天灾不断的年份,在全国财税中的占比,甚至一度能达到四分之三。
除此之外,南京户部还负责管理全国漕运事务,以及全国盐引勘合。
漕粮从南方运往京师,全国的盐业许可凭证颁发,都是南京户部在负责。
另外南京户部,还负责收藏全国黄册。
相较于北方户部是差了点儿,但也是妥妥的位高权重。
“师爷,用钦差大臣的名义,向各地衙门下发公文。
责令他们在半个月内,补上之前欠缴的所有税款,同时做好严查税务清收的准备!”
万怀瑾果断下令道。
上面给他施加了压力,现在只能把压力传导下去。
能够解决问题,自然是皆大欢喜。
倘若差事办砸了,也能多拉一些人分摊责任。
“大人,情况不妙。
外面聚集了大量士子,举着圣人牌匾过来了。”
不等命令传达出去,差役们就先传来了噩耗。
举着圣人牌匾搞事情,几乎是大虞士子的标配。
更早的封建王朝,文官世家尚未完全崛起,士子们在政治上也无法享受现在这么多的特权。
孔圣人的地位,也没现在这么高。
到了大虞朝,文官集团权力走到了巅峰,连带着士子地位也达到了巅峰。
对朝中政策不满,大家就集结一帮同窗,举着圣人牌匾去衙门抗议。
官员遇到这种事,经常被吓得瑟瑟发抖。
一旦处理不好,轻则丢官去职,重则身败名裂。
发展到中后期,在清流集团的操纵下,逐步演变成为了党争的工具。
不过通常这种大动静,多发生在京师。
到了地方上,有功名的士子大都在家中,或者是书院苦读,以期有朝一日能够高中。
想要聚集大量的士子,并不是一件轻松事。
书院的士子数量确实多,但书院也是朝廷监管的重点。
一旦发生书院学子大量聚集闹腾的恶性事件,无论最终结果如果,朝廷都会问责书院负责人。
轻则挨一顿板子,重则当事人下狱,书院被查封。
能够成为天下知名书院,不光教学能力要强,还必须学会苟。
那些活跃的书院,都在一轮又一轮的政治斗争中,成为了历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