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大虞的左都御史。
遇上这种践踏皇权,动摇江山社稷之事,自然要表明立场。
为了戏演的更像一些,在早朝开始前,他还特意召集御史们统一了立场。
“舒大人,言之有理!”
“甭管是什么人,胆敢自立为帝,朝廷都必须严惩不贷。”
……
转瞬的功夫,朝堂上就形成了统一的喊打喊杀。
至于为何这么多宗室称帝,又为何赶在同一时间称帝,大家都默契的选择视而不见。
没有证据的事情,心里怎么想都可以,但是不能拿出来乱说。
文武百官空前的团结,这可搞懵了龙椅上的小皇帝。
一个二个都向他请示,问题是他何曾做过朝廷的主啊!
以往的时候,无论大小事务都是百官商议决策,他的意见根本不重要。
这会儿百官齐刷刷的问题抛给他,着实是为难人。
群臣也知道这么干不道义,可现在造反称帝的是宗室王公。
一旦下令围剿,势必会牵扯大量的宗室进去。
越是乱世,越需要用雷霆手段震慑。
消息传递的太快,朝廷还没做出决定,就已经闹的满城风雨。
内阁想要低调处理,根本不具备可行性。
局势发展到这一步,无论是谁下令,都要背负屠戮宗室的恶名。
偏偏事情,还不能拖下去。
如果反应慢了,搞不好地方上的官员中,就有人为了利益投奔伪帝。
一旦形成风潮,南京朝廷的正统性就要遭到严重挑战,连带着他们这些朝中百官手中的权柄也会跟着作废。
现在一众伪帝造反的主要理由中,都有一条乱世中“国赖长君”。
一个个在发布的讨伐檄文上,把南京朝廷一众大员全部描绘成了乱贼贼子。
指责他们拥立幼帝,全是为了执掌大权。
谎言不会伤人,但真相绝对是快刀。
年幼的长沙王次子能上位,除了平衡朝中各派外,更多还是大家私心作祟下的产物。
一下子被戳破了真相,再好的涵养,也会绷不住。
“皇上,百官在等您回话呢!”
宦官的小声提醒,把小皇帝从懵逼中拉了回来。
迟疑了片刻之后,才颤颤巍巍的说道:
“哦,那就依众卿家所言!”
眼前的一幕,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