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报复!
“我就不信!”罗根恨恨道,“这么扯淡的教义,这么扯淡的教派,会真的有正常人相信并且入教?”
还灌注?灌注你妹啊灌注!
理查笑得更加欢乐了,“这还真不好说,芝加哥一两万不正常的人还是有的,有一两万人帮你‘灌注’,也够你享受了!”
罗根脸都变黑了!
然而,这一次,他们都错了!大错特错了!
对于芝加哥的普通民众而言,在信仰真空和社会巨变之下,他们渴望寻求一个稳固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精神寄托。
而罗根,正是他们身边最熟悉、也最“神奇”的存在。
当世界变得天翻地覆、光怪陆离之时,只有罗根,依然是那个充满智慧,能看透迷雾的定海神针。
这种“熟悉感”和“超然性”,在动荡时期成了一种奇特的信任基础。
再加上《芝加哥信仰报》不遗余力地鼓吹,从他的外貌——“称一句神光湛湛毫不为过!这不是神的偏爱是什么?”
甚至连罗根的父母早逝,都成了他是上帝之子的证据——“凡间的父母自然没有那么大的福分承受他的称呼,所以他们早早地被上帝蒙召回归天国,以免妨碍神子的成长与觉醒!”
(罗父罗母:那我们真该谢谢上帝他全家!)
而尼文创造的“养成幼神论”,更是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与传统宗教中信徒只能被动祈求神灵不同,这个理论赋予了他们前所未有的参与感和主动权!
信徒们不仅仅是追随者,更是“神子”成长的守护者和催化者!
这种“我们一起帮助神长大”的设定,对于许多渴望在混乱中找到自身价值的人来说,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很多家庭主妇一想到自己能参与“培养”一位活生生的“神子”,脸上不禁露出了看待自家“好大儿”的姨妈笑!
于是乎,罗根预想中只有少数乐子人才会加入所谓的“罗根神教”,没想到,仅仅三天时间,正式登记加入“罗根神教”的芝加哥市民,就突破了十万人!
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滚雪球的速度增长。
这些新晋信徒比太阳报更加热衷、也更加不遗余力地宣扬罗根的每一个“预言”——凡是罗根预言的话,一定是真理;凡是罗根做出的选择,一定是神圣正确的!
总之,罗根是不会错的,跟着罗根走也是不会有错的,错的只会是世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