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的火爆与“癫”策。
在联合报道“狱BA”的几大报纸上,都开设了“狱BA”专栏。
这个专栏不仅报道比赛结果和球员数据,还深入报道各队动态、球员故事,最绝的是,它开辟了诸如“战术盘外招”、“观众席兵法”、“如何优雅地让你的反对者心态爆炸”等极具“狱BA”特色的子栏目。
这个专栏一经推出就点燃了全民的参与热情。
无数读者写信投稿,献上自己构思的、各种匪夷所思的“最佳第六人战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癫”策,能在下一场“狱BA”的观众席上成为现实,真正影响到比赛的走向。
这三颗“事实炸弹”,从商业价值、市场热度、观众参与度三个方面,无声却震耳欲聋地回应着所有的抨击——
美利坚民众就是喜欢“癫”,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你们骂得再凶,能骂出真金白银吗?能骂出万人空巷吗?能骂出观众如此强烈的代入感和参与感吗?
最后,才是罗根的盖棺定论的反击。
嗯,与其说是反击,不如说是一首对“狱BA”及其支持者的赞美诗。
要说狱BA的设想是罗根提出来的,比赛规则是罗根帮忙完善的,但除此之外,所有具体的组织、规划以及那些让比赛如此“出彩”的细节,都是美利坚本土癫佬们搞出来的。
饶是罗根早就不会小觑本土癫佬的创造性,但他们搞出来的狱BA,还是“癫”出了罗根的意料之外。
民众的接受度也同样如此。
甭管民众是不是因为信仰破裂,在迷茫和恐惧中徘徊,从而选择拥抱“发癫”来解压,反正罗根只有一种“吾家小苗初长成”的欣慰。
他点燃的“发癫”火星,起码在体育界有了燎原之势。
所以罗根只想赞美!
赞美“狱BA”,赞美它所代表的无尽可能,赞美所有“狱BA”的拥趸们!
这赞美完全出于真心,不掺杂一丝一毫的假意。
“……当我们太阳报说‘狱BA’癫,请注意,这不带任何贬义。这是我们为芝加哥感到的由衷自豪!”
“芝加哥人创造出了一个伟大的体育联赛!这才是成年人该看的体育!”
“它‘癫’在不回避世界的残酷,不粉饰竞争的血腥,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胜利,不仅仅需要技巧,更需要钢铁的神经、强大的心脏和打破常规的勇气!”
“有人说,‘狱BA’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