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罗根所预料,农业部化学局的抵抗,在上有总统基于“小政府”理念的暧昧默许,下有“狱BA”联盟裹挟着“赢学”民意的组合拳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坎贝尔局长和进步派同仁们的呐喊,虽然在部分群体中激起回响,但在资本的力量面前,几乎不是一合之敌,甚至成了“阻碍进步”的悲情背景音。
然而,这不代表着“狱BA”联盟就能心想事成了。
恰恰相反,当触碰到真正的核心利益时,最激烈的反抗才刚刚浮出水面。
它并非来自被自我压制的官方机构,而是来自医药行业内部。
虽然说,那些已初具规模、开始注重品牌和长期发展的正规药企,某种程度上,是欢迎合规监管的,因为混乱的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同样损害它们的利益。
一个清晰、稳定、哪怕是严格的监管框架,有助于淘汰那些不守规矩的搅局者,提升行业门槛,让他们凭借技术、资本和规模优势获得更稳固的市场地位。
然而,在当下的美利坚,真正占据市场庞大份额的,是那些鱼龙混杂的“野路子”药企。
它们大多依靠一两款成分不明、宣传夸张的“专利药品”攫取暴利,最喜欢的正是当下这种近乎无监管的混沌状态。
任何形式的监管,哪怕是“狱BA”提议的私营监管,也是悬在他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他们最不想看到的!
——能够和“狱BA”联盟合作的药企毕竟是少数的,而且基本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底子。不然,那两家在“爆翔盛宴”中身败名裂的肇事药企,就是最明显的教训。
所以,“狱BA”这个大秀场再好,也跟大多数“野路子”药企无关。
没好处还要断我财路,不反你反谁?
眼见着“药物监管中心”的提议在总统的首肯和“狱BA”的造势下声势渐大,他们以“专利药协会”这类行业组织为代表,发动了强大的游说力量和媒体关系,对提案进行了疯狂的狙击。
如果说“狱BA”联盟在争取政府支持上,走的是上层路线;那么这些“野路子”药企们,则走的是流氓路线。
专利药协会极尽所能地动员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从制药工厂的工人,到成千上万家依赖销售这些“专利药”为生的社区药店老板和雇员,写信给国会议员。
这使得成千上万的、充满威胁的群众来信,如同雪片般涌向每一个国会议员的办公室。
这些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