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就算是跟太阳报不对付的媒体,也统一站在了太阳报一边。
特别是,民众也用空前高涨的热情,表达了他们对这场“公投”的支持。
“狱BA”联盟和太阳报联合发表的“公投”声明一出,原本被业内声音用“专业性”等概念绕晕、立场开始摇摆的普通民众,立刻找到了最直接的参与感和共鸣点。
他们不再关心“狱BA”懂不懂化学,他们只关心哪个药企能解决自己和家人正在承受或恐惧的病痛!
剪下报纸选票、认真填写、寄出……这股风潮迅速席卷全国。
这不再是一场看客的狂欢,而是一场关乎每个人健康福祉的全民运动。
民众的热情被完全调动起来,在家庭晚餐桌上、在工厂车间里,人们争论着哪种疾病更可怕、更亟待解决。
报纸专栏、广播谈话节目也纷纷跟进,请来各路“专家”科普各种疾病的危害性、治疗难度、对社会的影响,预测哪种疾病会登顶“最渴望攻克”的榜首。
特别是狗日的自由之音,充分发挥了其即时性的优势,每天都像报道体育赛事积分榜一样,播报最新票选排名变化,让公众的期待感持续升温。
其他媒体也纷纷下场摇旗呐喊,不遗余力地营造着一种“只要上榜,就必定会有负责任的大药企站出来宣布要攻克它”的乐观氛围,将民众对医药行业的期待值拉到了近乎不切实际的高度。
又是自由之音,率先在节目里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一位来自堪萨斯州的母亲玛莎的来信。
信中,她泣诉了自己年仅6岁的女儿莉莉,如何被“白色瘟疫”肺结核一点点吞噬活力,如何在痛苦中渴望天使来拯救。
随信附有莉莉生病前后对比鲜明的两张照片:一张生病前在阳光下笑容灿烂的小女孩照片;一张得病后形销骨立但一双大眼睛充满求生渴望的照片。
“救救我的孩子,救救所有像她一样的孩子吧!”母亲的哀求通过电波,传遍了美利坚。
太阳报随即在头版重磅刊发了这两张照片。
天真烂漫与瘦骨嶙峋的强烈对比,击穿了无数家庭的心理防线。
不少家庭甚至一口气购买了几十份太阳报,就为了剪下上面的选票,全部投给肺结核,以拯救像莉莉一样的孩子!
其他媒体见状,一个个也跟着开窍了!
纽约的报纸刊登了一个发生在本地的爱情悲剧。
年轻英俊的码头工人杰克,与百货商店售货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