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和部队那边递个话,优质资产不贱卖,谁想趁火打劫,先掂量掂量自己的靠山硬不硬。”
许大茂立马调整策略。
他让特区日报发了篇专访,提了黄河要聚焦高端制造,还附了重工和某科研所的合作协议照片;又私下跟部队后勤的人见了面,透了生产线的技术参数。
没几天,特区就派了考察组过来,组长就是梅生,他跟许大茂说:“这事你怎么不早跟我说,不然早就解决了。”
“我哪知道你们还接收这个啊。”
“市属企业还少么,你这是一叶障目了吧?”
“对对对,就是。”
“行了,你给我列个保底价,剩下的我们协调,不能让投机的人把好处占了。”
花城那边也来电话,市属企业想接冰箱厂;部队后勤更直接,发函说有意把显像管厂改造成军用显示器生产线。
然后,粤省纪检委忽然找了几个之前递低价意向书的商人身后之人谈话。
没说查什么,但有人当天就撤了意向书。
赵公子那边没再派人来,之前带批文的商人也没了音讯。
那些厂子被各地和后勤接手了。
不过事后梅生、熊杰、赵首长等人还是来了电话,让许大茂注意,肯定还会有人使绊子,在最不容易防备的地方。
许大茂表示知道了,同时也对何雨柱甩掉这些累赘的用意理解了不少,这些厂子如果要做以后肯定还会发展,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想要找人接手那就是更大的问题,有资本有后台的只会来压价。
何雨鑫筹备黄河重工的事情被几方各种吐槽,这种大型项目为什么不考虑在粤省办,最后何雨鑫愣是被叫回来跟粤省的人谈,后勤和特区就没有份了,他们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地。
何雨鑫与粤省的代表团在烟雾缭绕的会谈室内。
粤省方面的负责人姓郑,态度很明确:“何总,黄河重工这样的项目,放在我们粤省是最合适的。我们的港口、配套、政策支持,哪一样不比内地强?江汉那边,运输成本就是个大问题。”
何雨鑫揉了揉眉心,耐心解释:“郑主任,您说的都有道理。但重工项目,尤其是大型机械,需要考虑原料产地和市场腹地。江汉的地理位置,辐射中部,连接东西,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而且,这是集团战略层面的决定。”
“战略也可以调整嘛!只要项目落在粤省,用地、用工、税收,我们都可以给到最优惠的条件,甚至可以特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