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我们厂,就知道我们造什么的,我们之前尝试过失败了。”
何雨柱点点头,沉吟片刻,道:“你们厂的情况,我大致了解一些。军转民,方向是对的,但具体怎么转,不能盲目。你们之前尝试失败,问题恐怕不止在产品和市场上。”
他站起身,走到墙边挂着的大型地图前,目光扫过晋西南区域。
“这样吧,我给你指两条路,或者说,一个合作方案。”
梅素昕立刻坐直了身体,凝神静听。
“第一条路,相对简单。你们可以利用现有的机械加工能力,转型生产民用机械零部件,比如农机配件、小型柴油机,甚至是一些民用建筑机械。这条路稳妥,但竞争激烈,利润薄,想要养活几千人,不容易。”
“第二条路,风险大,投入高,但一旦走通,前景广阔。我可以成立一个国内的公司,以这个公司的名义,与你们厂进行深度合作,组建新的公司。我出资金、出技术、出市场渠道,你们出现有的厂房、设备和技术工人。我们共同开发新产品,比如.高级民用防弹材料、特种车辆改装,甚至是依托你们的基础,向精密仪器和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延伸。”
梅素昕听得心跳加速,尤其是何雨柱提到的几个方向,显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切中了他们厂潜在的优势。
“何叔叔,您说的深度合作,具体是怎样的合作方式?”她小心翼翼地问。
何雨柱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着她:“我控股,至少占百分之五十一。经营管理权,初期由我新建的这个公司主导,你们可以参与。新公司的产品方向、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由我说了算。当然,厂里的老职工,只要愿意留下、能跟上要求的,新公司优先接收,待遇只会比原来好,不会差。”
梅素昕倒吸一口凉气。
何雨柱这是要直接把541厂的核心吞并掉!
这一步迈得何止是大,简直是颠覆性的。
军工背景的厂子,让私人资本控股,这在她看来几乎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何叔叔,这这恐怕.”她面露难色,“这事太大了,我我一个人做不了主。必须回去开党委会,上报主管单位”
“我明白。”何雨柱摆摆手,打断了她的话,“你不用立刻答复我,回去把我的话原原本本地传达给你们厂领导班子和能管事的上级。告诉他们,这是我何雨柱的条件。愿意,我们就坐下来细谈;不愿意,就当我没提过,你们再自己想别的出路。”
“可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