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敲击。
小满端了杯参茶进来,见他凝神思索,便问:“遇到难题了?”
何雨柱将报告推过去:“摊子大了,毛病也来了。你看这里,津门电子厂申请升级一条生产线,报告在集团内部转了快两个月,还没批下来。特区通讯公司和四九城研究院合作一个项目,为了一点资源分配,扯皮了半个多月。”
小满翻看着报告,眉头也蹙了起来:“是有点不像话。以前厂子少、人少的时候,没这么多弯弯绕。现在下面报上来的文件,我看着都头疼,层层加签,个个都不敢做主。”
“得改改了。”何雨柱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我打算上马一套内部管理系统,把流程标准化、信息化。”
“管理系统?用电脑管?”小满有些疑惑。
“对。从订单、生产、库存,到财务、人事、审批,都放到一个系统里。该谁批、多长时间批完,都规定清楚,全程留痕。减少不必要的环节,也能防止推诿扯皮。”
“这能行吗?下面很多人连电脑都不太会用。”
“不会就学。这是大势所趋。”何雨柱语气坚定,“先从总部和几个主要分公司试点。你跟财务、人事这边先统一思想。”
何雨柱把这个想法在高层会议上提了出来。
反应不一。
何耀宗、何耀宗等年轻一辈表示支持,他们认为借助计算机提升管理效率是必然选择。
一些跟随集团多年的老臣则面露难色,觉得现有的办法虽然慢点,但稳妥,搞电脑系统太虚,而且投入巨大。
许大茂在特区,通过电话参会,他嚷嚷道:“哥,这系统好是好,可下面工厂的老师傅们,你让他们摆弄机器行,摆弄电脑,怕是难。”
何雨柱沉声道:“难也要做。难道因为难,就看着集团变得臃肿低效?外面竞争对手可不会等我们。这件事,我亲自抓。”
何雨柱力排众议,决定在集团内部推行信息化管理系统。
他亲自挂帅信息化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组成项目团队,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
项目团队调研了集团内部的主要业务流程,又考察了国外几家大型企业的管理软件,最终决定,不直接购买国外的成品软件,而是结合黄河自身的业务特点,基于New-VISON自研的关系型数据库,自主开发一套集成化的ERP系统。
消息传开,集团内部议论纷纷。
支持者认为这是提升效率的必由之路,质疑者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