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这些“老将”发挥余热,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进行现代化改进,提升其雷达、航电和武器系统,使其能适应新的战场环境,确实是符合逻辑的选择。
至于舰载机技术,肯定也在搞,这个就不是他能考量的了,他只不过随口一问。
“行了,我知道了。”何雨柱不再深究,“既然设备对你们有用,那就好好用。”
“一定一定!”宋厂长忙不迭地保证,心里也松了口气,总算把老何糊弄过去了。
这个老何的直觉太敏锐了,有些事,不是不信任他,而是纪律要求,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事实上他们不知道的是东南沿海,歼-8II改进型已经建功了。
四月的某天,东部沿海某一线野战机场,塔台内的气氛凝重。
雷达屏幕上,一个光点正从东南方向,紧贴着经济专属区线外侧,不紧不慢地向北移动,轨迹嚣张。
其飞行高度、速度特征,都是未知的,疑似敌侦察机。
“又来了!”一名年轻雷达员咬着牙低声道。
“命令,‘猎鹰’小队,双机编队,立即起飞拦截!”指挥员的声音,透过通讯频道传达到待命已久的飞行员耳中。
“猎鹰明白!”
机场上,引擎轰鸣瞬间撕裂了清晨的宁静。
两架经过现代化改进的歼-8II战斗机滑出机棚,加速,呼啸着冲上云霄。
相较于原型,这两架歼-8II的机头经过了修形,内部换装了新型雷达,座舱仪表也进行了部分数字化升级,具备了初步的超视距探测能力和更好的下视能力。
机身下方加挂了副油箱和电子对抗吊舱。
它们是沈飞在有限条件下,利用西飞部分技术支援和自己力量,对这批“老八爷”所能进行的最大程度挖掘。
长机飞行员代号‘山鹰’,是一名有着上千小时飞行经验的老兵。
他紧握着操纵杆,感受着机身传来的轻微震颤。歼-8II的高空高速性能是其看家本领,但低速操控性和态势感知能力,与对手相比存在代差。
“猎鹰报告,双机已升空,正在爬升,航向XXX。”
“目标高度XXXXX,速度XXX,保持航向。注意,对方可能配备有强力的电子干扰系统,保持雷达静默,按预案接近。”地面指挥引导。
“明白。”
两架银灰色的战鹰穿云破雾,迅速爬升到预定高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