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一年四月某天,南中国海,阳光炽烈,海天一色。
高空之中,一个双机编队正按预定航线进行例行巡逻。
长机飞行员鸿伟和僚机飞行员驾驶着两架隶属于海空联合巡逻部队的歼-8II战斗机,由于歼十数量和维护费用等等问题,负责海空域日常巡逻任务的主力机型还是歼-8II。
鸿伟全神贯注,不时扫视着座舱外广袤的海空域和仪表盘,同时保持着与僚机的编队协同。
突然,鸿伟的雷达告警接收机发出一阵短促而陌生的低频提示音,并非以往熟悉的锁定告警,更像是一种高精度扫描信号的边缘触碰。几乎同时,僚机也报告了类似情况。
“指挥所,我是海巡XX号编队,方位XXX,高度XXXXX,我编队发现不明雷达信号间歇性扫描,信号特征陌生,请求核实空情。”鸿伟立刻按下通话按钮,声音冷静地向后方汇报,并示意僚机加强警戒。
“海巡XX号编队,指挥所收到。空情系统暂无相关报备,保持编队,提高警惕。已令附近空域担负战备值班任务的‘利剑’分队向你靠拢。”指挥所的回应急促而清晰。‘利剑’是赵太行、陈锐他们所在的东南某旅派出的歼-10双机编队的代号,他们装备的是当时部队里较新的战机,主要负责应急处突和支援任务,而日常、大量的巡逻工作,仍由性能可靠、留空时间长的歼-8II机群承担。
鸿伟推动操纵杆,与僚机一同微微调整航向,编队向信号源方向机动,试图进行目视查证。
他深知这片海域的复杂性。
几分钟后,座舱外下方的云层间隙中,一个异乎寻常的巨大灰色身影隐约显现。
那并非任何已知的友好或常见机型,其独特的双体布局和巨大的翼展,让鸿伟瞬间瞳孔收缩。
“指挥所!目视发现大型高空侦察机一架!型号不明,特征.疑似对方新型战略侦察机!它正在向我空域分界线内侧飞行!”鸿伟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惊,同时与僚机迅速拉升高度,试图与对方保持平行并进行识别驱离。
“海巡XX号编队,确认目标性质,发出警告!‘利剑’分队正在全速向你靠拢,预计十五分钟内抵达!”指挥所命令。
鸿伟与僚机再次调整姿态,与那架庞大的侦察机形成伴飞。
他打开国际通用频道,用中英文连续发出警告:“这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你机已进入中国空域,立即离开!立即离开!”
对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