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我可以的,何道那人和咱们说好了,每个月底最后一天把时间空出来帮咱们卸货拉货,我只是去码头签个字,没有多难的,况且,我哥还要忙家里建房的事情,跑来跑去的耽误时间,你就放心交给我吧。”
“那行,你心里有数就行。”李月兰不再坚持。
旁边同样吃早餐的谢锋也点头:“何道那伙人看着是想做长期买卖的,不会欺负小文年纪小的。”
早餐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
吃完早饭,谢文和谢吉利便准备出发去村口坐牛车返回县城。
今天同行的还有谢长河这个理事会成员,他肩负着村里交给他的重要任务——去云槐县的牛市购买十六头牛和相应的板车。
谢长河到了县城,先去了“四海奇珍坊”看望谢大虎和店里的伙计们。
说明来意后,谢大虎一听是村里买牛这样的大事,自然义不容辞,向新招的厨娘交代好中午的伙食,便和谢长河先在店铺后院的员工食堂吃了顿简便的午饭,然后一起徒步前往牛市。
云槐县的牛市规模不小,空气中弥漫着牲口特有的气味。
谢大虎轻车熟路地找到了那位曾经来店里买过海外稀奇玩意的程掌柜。
双方寒暄了几句,程掌柜一听谢大虎介绍,说桃源村要一次性购买十六头能拉车能耕地的壮年犍牛,脸上的笑容瞬间灿烂得像朵菊花——这可是难得的大主顾!
“哎呦!谢掌柜!谢兄弟!你们可找对人了!”
程掌柜热情地引着他们去看牛栏,“不是我自夸,我这栏里的牛,那可都是精挑细选的好牲口!你看这骨架,这精神头!”
他介绍起行情:“现如今,市面上这样壮实的好犍牛,一般都得十五两银子一头。不过,既然是谢掌柜你们村里要,又是这么大一笔生意,我老程也给个实在价,每头十三两!怎么样,够意思吧?”
谢大虎心里盘算了一下,想起以前在临漳州打听时,牛价高达二十五两一头,这里的价格确实实惠不少,临漳州果然是个吃人血肉的地方,想必这里的板车也会比临漳州的板车便宜不少。
他又问:“程掌柜,牛车价格是还行,配套的板车什么价?”
程掌柜笑眯眯地回答:“硬木打造的双轮平板车,结实耐用,三两银子一辆,童叟无欺!”
这样算下来,十六头牛加上十六辆板车,总共需要二百五十六两银子。
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谢长河牢记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