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村里十几处同时开工的房子,哪家不要拉砖拉木料?学堂、祠堂、村委楼,哪个不是吞材料的巨兽?还得应付赶集日……十九辆车?再来十九辆都不够分!”
王老五抓着头发,一脸恳求地看着谢长河:“长河,你得帮我想想办法!赶紧跟理事会申请,再多买些牛车回来吧!在多招几个长工,再不增加运力,咱们村这飞速发展的势头,非得被这牛车轱辘给卡住不可!我保证,只要牛车和人到位,我老王绝对把这些牲口和车辆都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一点不浪费!”
谢长河看着王老五焦急的模样,又看了看工地上堆积如山的材料,自然知道他所言非虚。
这甜蜜的“负担”,正是桃源村蓬勃生机最真实的写照。
他拍了拍王老五的肩膀,沉声道:“王叔,你别急,这事我记下了。下回再开理事会,我一定提出增购牛车和扩充运输队的事!咱们村的发展,绝不能卡在运输这一环上!”
另一边,被精心打理过的废弃果园里,此刻正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李月兰、万宝娘和王双双三位已经系统学习过嫁接技术的妇人,各自带领着一组娘子军,正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果树的嫁接工作。
之前谢长河组织人清理过果园的杂草、修剪了果树老枝,如今这片果园清爽了许多,也为嫁接降低了难度。
园子里老桩的品种主要以苹果、梨、樱桃为主,杏、枣、桃、李、山楂、柿子胡乱的点缀其间。
虽然分布得凌乱了些,但好在都是些皮实耐寒的树种,露天过冬毫无压力。
李月兰和娘子军们做嫁接培训的时候也科普了一些网上学来的果树的基础知识,现在,娘子军们也都知道这片村里的果园只要管理得当,明年她们就能尝到新嫁接品种的果子,当然,这也只是尝个鲜,并不是丰产到能随便吃。
后年才能见到像样的果子,三年后就能迎来丰产期!
所有人都铆足了劲,心里都盼着这片果园能成为桃源村继砖瓦、黑金木炭之后的又一棵“摇钱树”!
果园里,三组娘子军都在认真的按照李月兰培训的方式嫁接,谢长河来送午饭送工具的时候还经常能听到她们叮嘱的吆喝。
“这第一要紧的,就是刀要快!削面必须平滑得像镜子一样!”
“看见没?就得这样一刀成!绝对不能来回‘补刀’,那会留下毛茬,活不了的!削面越长,里面那层绿色的接触面就越大,成活率才高!”
这是一组李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