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安又转向劝农使:"对了,昨日咱们见到那脱谷机,着实厉害。一日便可脱粒万斤粮食。你这几日好好询问一下,此种脱粒机结构如何,能否大量制作?若是能大量制作,不仅我县农事效率将大大提升,上报朝廷更是大功一件。届时,县里不介意再设一个‘创新奖’!"
劝农使连忙应下:"下官明白!那脱谷机确实巧夺天工,若真能推广,不知能为天下农人节省多少人力物力,其价值,恐不在‘百日收’之下!下官定会仔细查问。"
一番问答嘉奖之后,今年的"打里正"总算宣告结束。
齐安满意地起身,似乎不经意地提了一句:"明日,该去桃溪村看看了,不知那赵里正如今将村子治理得如何了。"
他这话带着一丝调侃,去年桃溪村可是被他们狠狠“敲打”了一番,连九月的月银都推迟了一个月发放,几位属官也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准备看看桃溪村是否还是去年那副“落后”模样。
县令说罢,便带着一众属官回淮月楼歇息去了。
县令一走,谢里正也急着出门。
谢长河连忙追问:"里正爷,您这是要去哪儿?"
谢里正一边快步往外走,一边头也不回地说:"哎呀,你没听县令大人说么?明日就要去桃溪村‘打’赵老七那个老儿了!我不得赶紧去给他通个气,让他做好挨‘打’的准备!"
谢长河了然,不禁失笑:"今年赵叔可不怕‘打’。他们桃溪村如今和去年相比,简直是脱胎换骨,长进了不知多少呢。"
谢里正闻言,停下脚步,得意地哼哼两声:"那还不是多亏了咱们桃源村的宝贝广福!要不是广福也去他们村搞村建理事会,带着他们规划,他们村现在怕是还在抓瞎呢!那什么鱼塘、荷塘、果园、菜地的,光靠他们自己能捣鼓起来才怪!"
"是是是,您说得对。"谢长河笑着应和。
"那里正爷您快去吧,我收拾好这些册籍,锁好门也得赶紧回家了。我家今天也开镰呢,我弟和我爹娘早就在田里忙活了。"
"行,那你忙完就赶紧回吧。"谢里正摆摆手,揣着给赵老七报信兼炫耀的心思,风风火火地往桃溪村去了。
今天是开镰的次日,谢家剩下的五亩稻田便成了年轻人们的“试炼场”。
五个皇表弟、谢文,连同几位主动请缨实战的崇实学院学子,拍着胸脯向谢广福和李月兰保证,这五亩田就交给他们,定不负重托。
李月兰和谢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