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又画了一个虚线框: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选址时,旁边要预留出一片扩展的空地。这百人宿舍只是眼下应急。万一以后牧场经营起来了,需要更多人手,或者咱们村发展得更好了,外来务工、经商的人多了,这地方完全可以加建。甚至,"
他语气带着一丝向往:"如果以后这里人气旺了,原地建成一个小型的集市,也是极好的。位置好,基础在,怎么改造都方便。"
谢秋芝听得眼睛发亮,忍不住赞叹:"爹,您想得可真远!连以后可能改成集市都想到了!这样一来,就算牧场清理完了,这宿舍也不会荒废,还能继续给村里创造价值!"
谢广福笑了笑:"咱们既然要做事,就不能只看眼前这一亩三分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在多想想,多规划一步,以后就能少走很多弯路,也能为村子留下更多发展的可能。"
他低头看着本子上的草图,目光悠悠,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片土地上,即将人来人往的繁荣景象。
灶膛里的火苗舔着锅底,发出噼啪的轻响,李月兰一边麻利地翻炒着锅里的青菜,一边侧耳听着父女俩的讨论。
听到谢广福连未来集市的规划都想到了,她手下动作不停,笑着问道:
“他爹,你这心思也飞得太远了些。集市?那得是何年何月的事儿了?咱们这儿现在拢共才多少人烟?又不是交通要道。”
“月兰,这不叫想得远,这叫提前铺路。咱们这儿想正儿八经开集市,眼下确实不行。即便咱们现在有人、有货、有砖石路,可没有官府的批文许可,一切也都是空谈。我现在的规划,首要还是给那些外来做工的工人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安身之所,让他们能安心干活。”
他又喝了一口凉白开,继续道:“但咱们不能只盯着眼前。等牧场清理完,这百十号人走了,那些宿舍难道就任由它荒废、烂掉,最后宣布报废吗?那太可惜了。现在多花点心思,选好址,建得牢固些、规整些,将来哪怕不做宿舍,也能有别的用处——比如我方才说的,租给往来客商当临时落脚点,或者改成仓库。这叫‘物尽其用’,不让投入白费。”
谢秋芝听得连连点头,接口道:“娘,爹说得有道理。您想啊,等咱们村的砖瓦厂、石灰窑、木炭厂,还有以后的果园和牧场都发展起来,需要的人手肯定越来越多,来往的客商估计也不会少。而且还有隔壁的桃溪村,他们有荷塘、鱼塘、菜地和大果林,前景也很不错。以后咱们这两个村人气一旺,说不定还真能促成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