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知道,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抢着要用,就咱们家那一台,排队都排到十七八天以后了!大宸和三煜这两个孩子,上午跟着自己的师傅学手艺,下午就凑在一块儿,说是要再多造几台脱谷机出来,好缓解村里的‘燃眉之急’。”
谢广福听完这话却打趣道:“哟呵!了不得!咱们的小师傅们这是要出师开山立派,收徒弟、建大工坊了!好事!大好事啊!”
李月兰被他这调侃的语气逗乐,嗔怪地拍了他一下:“你正经些!孩子们是真心实意想做好这件事,是怀着大抱负的,可不是闹着玩的,你不要阴阳怪气的。”
谢广福立刻收敛了玩笑神色,但眼角的笑意依旧未散:“我也没说错啊,确实是天大的好事!这脱谷机本就是他们两个小子一点点琢磨、照着图纸亲手试制出来的,没有人比他们更懂其中的关窍。如今由他们俩牵头来办这工坊,不管是从技术传播,还是后续的改进、推广来看,都是最优的选择。”
“而且啊,你们想想,这大工坊就建在咱们桃源村!到时候,四面八方来买脱谷机的商人、农人,还不得把咱们这村道给走得秃噜皮了不可!哈哈哈哈!”
他这生动的形容,顿时让院子里的人都笑了起来。
连谢三河忍不住赞叹道:“大宸哥和三煜哥这想法……可真是不一般!这脱谷机若是真能推广开,那可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李月兰也笑了起来:“不过这事儿急不得,工坊选在哪里,具体怎么建,人手怎么招,怎么经营,都得一步步来。等他俩回来,你们自己找他们聊聊吧。”
谢广福点头表示同意李月兰稳扎稳打的说法。
谢秋芝一边收拾画具,一边好奇地问:“爹,您和三河哥这几天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忙活什么呢?外来务工人员的宿舍有着落了?”
谢广福闻言,从怀里掏出一卷精心绘制的图纸,在院中的石桌上小心铺开。
“喏,这就是我和三河这几天琢磨出来的。”
谢广福指着图纸,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名字我想好了,就叫‘安居房’。”
他解释道,“取‘安身立命,居有所处’之意,希望外来务工的人能在咱们村安心住下,把这里当成半个家。”
接着他开始详细讲解这栋建筑的设计和功能性,等他全部说完。
李月兰也凑过来仔细看了看图纸,赞许地点点头:“这格局确实实用,考虑得也周全。有单间,四人宿舍间和十人大通铺,这样,外来工们住得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