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院门外传来一阵不同寻常的动静,似乎有马蹄声、车轮声,还有不少人低声交谈的声音。
李四璟第一个放下碗筷:“我去看看谁来了。”
话音刚落,院门被推开,只见李五琰率先走了进来,而他身后,竟跟着一列颇为壮观的队伍!
为首一人面白无须,身着内官服饰,脸上带着和煦却不失威严的笑容,正是承景帝身边得力的大太监福顺公公。
他的身后,跟着云槐县令齐安以及一众县衙属官,再后面,则是抬着一个个沉甸甸朱漆箱子的宫中侍卫和衙役,那些箱子上还覆盖着明黄色的绸缎!
这阵仗,把正在吃早饭的谢家众人都惊得站了起来。
福顺公公目光扫过院内,一眼就认出了谢广福和李月兰,更是看到了站在一旁“下乡吃苦”不肯回宫的几位皇子们。
他连忙上前几步,态度恭敬地行礼问好:“杂家福顺,奉皇上旨意,特来宣旨。谢先生,谢夫人,几位……公子,别来无恙?”
他的目光在几位皇子身上特意多停留了一瞬,带着自然的恭敬。
谢广福和李月兰连忙还礼:“福公公一路辛苦,齐大人也来了,快请进。”
这时,得了消息的谢里正和谢长河也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一大群闻讯赶来、满脸好奇与兴奋的村民,一群人把谢家院门口堵得严严实实,好家伙,全是来看热闹的。
谢里正一眼看到福顺公公的服饰和那明黄色的仪仗,又看到县令齐安恭敬地陪在一旁,心里立刻明白这是宫里来下“百日收”的赏赐了!
他激动得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哆哆嗦嗦地上前,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声音发颤:
“草……草民桃源村里正谢忠,叩见公公,叩见县令大人!恭……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得此祥瑞‘百日收’,实乃万民之福,江山之幸啊!”
齐安在一旁笑着虚扶了一下:“谢里正,快起来吧,准备接旨了。”
福顺公公微微颔首,清了清嗓子,神色一正,朗声道:
“圣——旨——到——!桃源村谢广福、李月兰、谢忠及一众有功之人,接旨!”
院内院外,呼啦啦跪倒一片,连围观的村民也都屏息凝神,跟着跪了下来。
福顺公公展开第一道明黄卷轴,声音清亮:“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桃源村李四璟,敏而好学,潜心农事,于‘百日收’之推广、新式农法之探究,颇有建树,惠及乡里,功在田亩。特赐封尔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