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五琰好奇地问,李大宸和李三煜也看了过来。
谢文组织了一下语言,尽量用他们能理解的话说道:
“"咱们学堂有三位先生,桌椅也够上百人同坐。若只收本村孩子,怕是连一半座位都坐不满。咱们办学堂,首要目的是让想读书的孩子有书读,对吧?既然如此,何必把门槛设得那么高?我看,可以不看户籍是不是本村,也不管家里是富是贫,只要是适龄的孩子,想来的,咱们都先登记收下。”
“登记也不用那么麻烦。可以提前准备好统一的表格,上面就写姓名、年龄、家住何处、父母情况。来报名的,由先生或者咱俩帮忙填写,父母和孩子按个手印就行,又快又清楚,还能避免因为不会写字而被拒之门外。”
他想了想:“束脩嘛……其实你们也已经定好了合适的数目,不过我有个小小的建议,若是哪个孩子的家庭实在困难的,还可以申请减免,或者用帮学堂干点力所能及的活计来抵,咱村不是有好几个寡妇带着孩子,连房子都起不了.......”
李五琰听得眼睛渐渐亮了起来,李大宸和李三煜也若有所思。
“不看户籍,不论出身,只要来学,就肯教……这想法,倒是与‘有教无类’的古训暗合,却又更进一步……”
李五琰喃喃道:“小文,你这主意妙啊!我这就去找曲先生和里正爷重新商量商量!”
31607660
酒朵云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笔迹中文】 www.bjqige.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m.bjqige.net,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