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
“还有寻宝猜谜?赢了有铜板拿?这个适合带家里皮猴子去!”
“看着画上那一家子在花田边烧烤的样子,真惬意啊!咱们也去看看吧!”
就在云槐县民热议纷纷、呼朋唤友之时,桃源村内部也紧锣密鼓地行动了起来。
谢里正亲自带理事会成员做准备工作:
组织妇人和手脚麻利的年轻人,挎着竹篮,深入葵花田,仔细搜寻那些符合要求的小朵向日葵,理事会的收购价格是一文钱一朵花。
之后,谢长河按照谢秋芝提供的“秘法”,请了几位手巧的婶子专门负责脱水、压制定型,制作成精美的葵花书签和葵花桌画。
接着安排人手在规划好的几处田埂空地,清除杂草,平整土地,铺上厚实干净的草席,并用砖石垒砌起一个个简易又安全的野炊土灶。
然后拜托学堂的两位曲先生和李五琰,利用课余时间,加班加点创作了数百条雅俗共赏、难度适中的谜面,谜面下方根据谜语的难度还标注了猜对后可获得的奖励铜板数额。
张秋笙也接到了这一批急单,带着徒弟们日夜赶制小画框和装葵籽油和小零食的竹筒。
李月兰则穿梭于淮月楼和磨坊之间互相协调,与张秀和王双双敲定了四种不同价位的野炊套餐:
养生玉米红薯套装,经济烧烤套餐、经典窑鸡套餐、豪华综合套餐。
并开始着手准备相应的半成品食材,同时安排磨坊的石锁,准备好榨油的全套工具和炒好的油葵籽。
全村上下同心协力,仅仅用了三天时间,所有迎客的准备工作均已就绪!
花田野炊区整洁有序,一片片谜语彩纸迎风系在向日葵枝叶上,脱水压花的第一批向日葵书签和桌画也准备好了,淮月楼的后厨和月兰磨坊也备足了“弹药”。
第四日一早,当桃源村千亩葵花海正式开始迎客时,早已被广告吊足胃口的游客们蜂拥而至!
村口牛马车站排起了长队,手持“花票”的游客络绎不绝地从大榕树入口涌入那片金色的海洋。
“哇!真的太美了!比画上还震撼!” 一位穿着长衫的文人忍不住惊叹。
“娘,快看!好多大大的向日葵!” 孩童兴奋地在田埂上奔跑。
“相公,我们去那边看看,好像可以猜谜赢钱!一人三次机会呢。” 一位年轻妇人拉着丈夫的手娇嗔道。
“这边有空灶!我们选个烧烤套餐吧!自己烤着吃肯定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