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国家派我去的!我为了回国,放弃了苏联的实验室,现在说我通敌?”
林静的虚拟身影突然闪烁了一下,数据流变得紊乱:“赵曼这是故意的!她知道我们急需石英玻璃,想卡我们的脖子,逼我们交出光刻技术!”
我攥紧了那张通知,指节捏得发白。赵曼是省电子局副局长,张厂长的后台,之前在省城分厂建炉时,就处处刁难,现在竟然用“通敌”这种罪名来诬陷陈曦,明摆着是要毁了霜花的军工订单。
“军工处的订单要求月底前交付五百只 1微米精度的霜花-丙,”顾骁的声音沉得像冰,“现在没有石英玻璃,别说五百只,一只都造不出来。赵曼这是想让我们违约,到时候不仅订单没了,还要承担责任。”
聂小红从外面跑进来,手里拿着一个空的玻璃罐,里面还残留着一点硝酸的痕迹:“典狱长,我刚去供销社买硝酸,他们说赵副局长打过招呼,不给我们供货!连普通的玻璃罐都不给!”
实验室里的气氛像凝固了一样,只有防尘布被风吹得“哗啦”响。我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铁路线,一列火车正冒着白烟驶过,车厢里或许就装着我们需要的石英玻璃,可我们却连碰都碰不到。
“不能就这么算了,”我转身,目光扫过众人,“陈曦同志的清白要证明,石英玻璃也要弄到。顾骁,你去科委找杜主任,把赵曼的通知给他看,让他帮忙协调;聂小红,你去黑市打听,看看能不能找到高纯度石英玻璃,不管用什么代价;陈曦,你别慌,我们会证明你的清白,你先整理一下留苏时的资料,还有回国后的工作记录,作为证据。”
陈曦点了点头,弯腰捡起地上的玻璃量尺碎片,手指轻轻摩挲着:“我有五十年代国家颁发的留学证书,还有回国后参与‘两弹一星’配套元件研发的证明,这些都能证明我的清白。”
林静的虚拟身影稳定下来,数据流重新变得清晰:“我可以帮陈曦同志整理资料,还能模拟出石英玻璃的纯度对光刻精度的影响,作为技术证据,反驳赵曼的‘通敌’说法。”
顾骁走到我身边,压低声音:“赵曼后台硬,杜主任怕是也不好办。我担心她不仅会卡材料供应,还会派人来查实验室,我们得做好准备。”
“准备什么?”我盯着他的眼睛,“准备跟她硬刚到底!霜花是国家的项目,不是她赵曼的私人财产。她想卡我们的脖子,我们就偏要把这脖子挣开!”
我走到光刻台前,拿起那片失败的硅片,对着光看。阳光透过硅片,映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