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
许青拿起桌案上的笔和竹简开始记录愿意的人后,便解散了公羊儒弟子。
“公羊老先生,公羊儒弟子的确都是人才,但有才之人不一定适合朝堂,所以我不能保证这些人一定都能通过考核。”
许青看向公羊地,拿着手中的竹简缓缓说道。
“老夫明白,学而优则仕不假,但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若所学所修不适合于朝堂,又如何行义施仁?”公羊地点头说道。
虽然他很希望让所有人都入仕为官,但也明白有的人并不适合,让其为官不仅是害了自己,更会害了一方百姓。
见公羊地如此通情达理,许青脸上又露出笑容来,语气平缓的说道
“不过您也不必担心,被刷下的人不一定意味着他们才能和品行不端。若是他们愿意的话,我这里还有一条路可以让他们走。”
“什么路?”公羊地眼中闪过一抹精光,紧跟着问道。
“教书育人,我有心建议大王在秦国各地开设学堂,由朝堂负责开支,并安排合适的人担任老师为秦国培养弟子。一来可以改变秦国文德不兴,二来也能为宣传百家学问,让百家之学广为流传.”
许青话还没说完,便被公羊地直接打断了。
“我替他们应下了,他们愿意。”公羊地急切的说道。
开什么玩笑?这种好事别说他们公羊儒了,就算是儒家内的颜氏儒和孟氏儒这两个学生遍天下的弟子也得抢着参与进去啊。
这可是宣传自己学说,培养人才,延续学派未来的最好机会啊。
要是他们能够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弟子入朝为官,那无疑对学派有着极大的好处,哪怕中规中矩也能让学派广为流传,实现另一种方式成为天下第一的治国学说。
公羊地的迫切在许青的预料之中,百家没有任何一个学派能够拒绝这样的提议,毕竟这件事百家学派本身和参与的弟子才是最获利的人。
“愿意就好,这件事等我今后的消息吧。”许青轻笑着说道。
“好,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我。”
“好。”
在和公羊地商议好后,许青也没有多留,在公羊地再三恳求之声后,许青离开了公羊儒的殿宇,开始逐个拜访博士宫内的百家。
道家、堪舆家、名家.
一直到了黄昏时分,许青才拜访完了全部学派,说辞和过程和公羊儒都差不多,结果也是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