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丞相,二人一起负责统一度量衡之事,又负责嬴政的骊山皇陵,最后被派往边境修建长城。
其能够保证延绵万里的长城准时修建,同时又能调度数十万民夫不乱,足以证明其才能了。
至于王绾,秦国四朝元老,这位可是历史上有名的保守派贤相了,能力自然不用多说,只是思想保守,实打实的保守派,也是秦国一统天下后建议提倡分封的人。
不过对方并非是要全盘分封,而是要将超出秦国所能实际控制的燕国、齐国以及楚国进行分封。
这相当于是汉朝初年的郡国并行的雏形,不过可惜嬴政最终采取了李斯的建议,施行全盘郡县。
但历史证明了,王绾的建议其实是最合适的,但当时的情况李斯的全盘郡县也是势在必行,双方无所谓对错,只不过是路线不同罢了。
主簿听到许青的话后,稍微思索一下后,便从十几卷竹简中抽出了几个竹简来。
“相邦,您要的人都在上面。不过您所说的人,大多都是当初文信侯或下贬到地方历练,或在九卿麾下担任副手和处理杂事的人。”
主簿小心翼翼的提醒道。
许青看了一眼主簿,他觉得这话不用说的这么委婉,直接说在朝堂争斗中输给了吕不韦,然后被贬走了就行了。
至于这些人为何会和吕不韦产生矛盾,无非是派系不同,隗状、王绾都是地地道道的秦国老秦人出身。
“你是担心他们会记恨文信侯,不肯再来相邦府任职?”
许青轻笑一声问道。
这是在担心他用太多老秦人,导致某些人又产生不该有的想法,从而激化士人派和宗室之间的矛盾吗?
“属下不敢妄自非议朝堂用人之事,只是当初文信侯说过这两人才华虽出众,但行事过于谨慎,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主簿缓缓说道。
跟吕不韦比定然是进取不足了。
许青心里吐槽归吐槽,但在识人方面,也不得不佩服吕不韦的眼光,不然对方也不可能招收上千门客,在质量上更是只有信陵君能够跟其一较高下。
他现在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且对秦国忠心、身份还不会那么扎眼的人来辅佐自己,帮自己处理政务,而这两人是最合适的了。
“我自有打算。”
许青淡淡的说了一句话后,便打开了竹简开始看了起来,很快便找到隗状的名字。
隗状,三川郡守,原九卿之一的少府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