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道:
‘起病一月,初时突作呕吐腹泻,住进协和医院,经输液治疗,半月后呕吐方止,泄泻仍日有三四次,慧茹送来家中。’
‘此次见到外孙,甚为震惊,其形瘦神萎两目凹陷,皮肤干燥,四肢阴冷,口渴频繁,烦躁不安,大便日行三四次,为稀水及乳片,色淡黄有热臭,便时肠鸣溅射,卧时露眼,汗出不湿,胃纳不振,苔腐质绛,脉细。’
‘辨证为感受暑热,中州升降失司,久利气脾两伤,津液被劫,有内陷猝惊之险!’
‘急以酸甘和阴,佐以清其肠热,温运脾阳,复方图治。’
‘处方:鲜石斛10g,川连1g,炮姜炭1.5g,乌附块2.5g,白术 5g,白芍 6g,碧玉散12g(包),五味子1.5g。
‘药后大便日行一二次、较浓,烦躁转安,惟仍面苍目陷,唇红燥裂出血,口渴索水,皮肤干燥,小便清,舌糜质绛红。仍为气阴兼伤之象,宗前意增损。’
‘又开处方:洋参3g,霍石斛10g,乌梅干2g,生白芍10g,乌附块2.5g,姜川连1g,炙甘草 1g。’
‘另用月石2g,泡汤洗口。’
‘服药3剂后,大便日行2次,已渐转干,嗜睡减轻,神疲略振,但面色仍苍,唇红,脉细未振。是热毒已清,气阴之伤未复,再以原方去炙甘草,加牡蛎10g,龙齿10g。另用谷芽10g,煎汤代水。服药2剂后,外孙痊愈。’
‘泄泻三旬,肠热未清,阴阳已伤,系虚实夹杂之证,邪少而虚多。非清化不能除其肠热;非补益不能安其脾胃,乃取温清兼施。先则护阴益胃,继之补气复阳,佐以清肃余邪。’
后来他还补了一句:
‘此案危急,险失章法方寸。’
看完之后,系统加持声应声而起:
【叮!神级经验系统,治疗外孙方言医案一列……】
方言看完这张,顿时心里生出一些异样感觉。
深呼吸了好几口气才缓过来。
接着继续往后面看去。
……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方言将柜子里的医案接连着看了三本。
发现居然还剩下五本没看。
方言这下明白,这应该是外公人生最后几年,高强度治病的医案。
他虽然每天需要看很多人,有些时候晚上还需要出去给周围的孩子看急诊,但是他每个医案都写的相当好,没有一点糊弄的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