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的陈科冀,但是人家没有答应。
“少部分的顶尖科研人员就是这样的,”方言对着老胡说道。
方言知道陈科冀的志向不在这块,他是专心搞研究的人。
而且老胡一个侨商,对陈科冀这种高级人才,吸引力有限,至少目前吸引力有限。
国家能够给的东西更多。
方言都不一定能让陈科冀加入秘方研究所,就更别说加入侨商的公司了。
陈科冀在《清宫医案研究》整理中展现出对医学研究的极致专注(见828、838章)。
他耗费数年整理三万余件清代宫廷医案,并将未公开的珍贵手稿借给方言,说明其人生重心在于医学文献的挖掘与传承,而非商业利益。
这种对学术的纯粹追求使其更倾向于国家支持的科研机构。
另外他参与的“保密任务”涉及故宫与季尧合作的《永乐大典名方拾遗》整理,这类项目需国家级别的文物权限和学术网络支持。
相比之下,老胡的公司虽能提供高薪,但在古籍研究、历史医学档案获取等核心领域缺乏匹配的学术基础设施。
陈科冀在教学中强调“中医应与自己比,而非与人争胜”,管中窥豹也能知道,他更重视医学传承而非功利竞争。
有些人就是这样的,他们更以学术贡献和历史责任感为驱动的职业价值观,与商业化的企业目标存在本质冲突。
但是这种人还是少数,中医想要发展起来,更多还是给更多的中医人才提供施展价值的平台。
说钱太庸俗,但是大家都喜欢。
老胡也只能无奈的点点头,他现在也是看着人才就想收下,特别是回国这段时间,感觉到处都是有待发觉的人才,华夏大地人杰地灵这句话真不是说着玩的。
感觉随便丢块儿砖头出去,都能随机砸中一个某方面的专家。
两人聊到很晚,把最近的事情都通了下气,接着制定了下明天股东会的一些需要说的事儿,接着发现已经快十一点了。
这才收工从书房里面出来。
这会儿隔壁打麻将的黄慧婕已经成为散财童子,输了不少出去了。
方言刚要去叫她们收工的时候,书房里的电话又响了起来。
这会儿打电话过来,肯定是有急事,方言赶忙又走了回去。
一接通后,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方言,是我啊。”
“廖主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