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还得跟我急。”
病床上的老王头也跟着帮腔,声音虽还有点虚,却透着执拗:“方大夫,你就收下吧!不然我这病都养不踏实!咱们老北京人讲究‘有恩必报’,你救了我,我不能让你白忙活。”
老陈头在一旁看着,忍不住劝道:“方大夫,他们家条件不差,也不是想拿钱砸人,就是真心想谢谢你。要不你就……”
“陈大爷,这不是条件的问题。”方言打断他,把信封稳稳放在床头柜上,对着老王头父子笑了笑,“要是真想谢我,等您病好了,咱们约着去什刹海钓鱼,到时候您多钓两条鲜鱼,我跟着尝尝鲜,比什么都强。”
方言收桥商的钱那是廖主任和卫生部那边都批过的,加上他给国家弄了那么多的投资,上头是给他开了绿灯的,但是换成国内的人,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该收的医药费收了,再拿人家钱,这事儿说白了可大可小,就怕有人在这里面做文章,方言可不想因为这点钱给自己找事儿。
老王头的大儿子看到方言死活不答应收钱,他只好讪讪地把信封揣回兜里,然后搓了搓手说道:
“方主任,您这性子真是没得说,我叫王建军,在市运输公司当调度主任,管着几十辆卡车。”
“咱们是国营单位,跑运输的范围广,京城周边的区县都熟得很。您以后要是有啥拉货、送人,或者需要用车的地方,不管是小面包还是大卡车,跟我说一声,我保准给您调得妥妥帖帖的,绝不耽误事儿。”
这话刚落,方言眼睛忽然亮了,他刚才正愁义诊用车的事儿呢。
之前和老胡、岳老商量时,就盘算着要拉药材、医疗设备还有给老乡的慰问品去乡下,自己公司那车明显不够用,正琢磨着要不要找其他单位借调几辆车,这年头车还真不太好调,特别是一次性调多辆,结果没想到这机会就送上门了。
“诶,来这早不如来的巧,说起不信,我还真有件事想麻烦你。”方言对着王建军说道。
王建军一怔,旋即反应过来,说道:
“您说,什么事儿?”
方言对着他说道:
“我和首都中医药大学的老师、学生们,还有个基金一起,打算近期在京城周边的农村搞几场义诊。到时候要拉药材、针灸器械,还有给老乡准备的一些物资,还得接送医生学生,正缺几辆能装货又能坐人的卡车。”
王建军一听,说道:
“义诊?这是大好事啊!这忙我必须帮,不光帮,还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