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还能看到扫帚留下的印子。
这时候停好车的学生和教授们也纷纷下车了,方药中,刘渡舟他们指挥着学生开始往下面搬东西。
“不要全搬,只搬标记好了的,待会儿还有一些人去另外一个公社。”老方对着学生招呼到。
接着一箱箱药材还有赠送的搪瓷缸,以及方言他们自己准备的桌椅板凳都被搬了下来。
这些都是岐黄基金还有老胡和方言的公司提供的。
周大海看到后赶紧叫人过去帮忙,周围看热闹的男女老少一起上去,不一会儿人就把东西给搬放好了。
接着,该去另外一个公社的人员重新上车,岳美中和刘渡舟,以及其他来的几个老教授也同样跟车过去了,现场就留下方言他们班上一半人,还有王玉川,方药中,以及几个老教授们。
方言他们这会儿已经来到搭好的临时看诊的地方了。
棚子是用竹竿和帆布搭的,虽然简陋,但帆布选的是防水的厚料,底下铺着干草防潮。长条桌擦得锃亮,看得出是特意打理过的,桌沿摆着粗瓷茶缸。
不过这地方明显够不到真多人同时坐诊,方言他们把自己带来的桌椅板凳都摆好,然后就开始招呼周大海组织人准备开始排队有序的看诊。
周大海扯着嗓门对着下面几个大队的负责人喊道:
“各大队指挥好自己的人,按照顺序来,老弱病残不用等号,都排好别挤……”
话音刚落,人群里立刻响起几声应和,几个穿着同样蓝布褂、腰间别着烟袋的汉子往前站了站,各自招呼起自家大队的人,原本有些松散的人群瞬间规整起来,孩子们被大人拉到一边,好奇地扒着棚子的竹竿往里瞅。
方言看着这一幕感觉亲切得很,前世虽然已经没有公社了,但是场面也差不多。
管事儿的永远是个大嗓门,看到有些不讲规矩的直接就一顿脏话问候。
“疑难杂症,就是那些有些怪的问题,都找我们这边的几个!其他症状就找那些年轻的大夫!”王玉川教授对着周大海提醒到。
周大海看了看现场几个上年龄的人点了点头,然后又看到方言也在这边,他指了指方言问道:
“这个……这个同志也是?”
“嗯,他也是。”王玉川点点头。
接着周大海就去安排去了,没一会儿周围的人陆陆续续的就开始到了各诊台前。
然后方言就享受到了和城里完全不一样的待遇——没人到他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