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说道。
赵正义一听这话,当即就把手里的糖往兜里一揣,拽着索菲亚的衣角:“师姐,咱们现在就把酒送回去吧!免得她妈妈骂她。”
索菲亚忍不住笑了:
“好。”
然后问道:
“不过严敏敏在什么地方你知道吗?”
赵正义一愣,他还真不知道。
方言对着他们说道:
“没事儿,她家住在员工小区,直接过去就能找到。”
“在门口的时候,你们家可以向门卫打听打听。”
索菲亚和赵正义听到后点了点头,然后就立马出去还酒去了。
等到他们离开后,朱娴对着方言说道:
“正义这小家伙现在居然能给人看病了,看来真是不白学了。”
方言对着朱娴说道:
“这孩子挺聪明的,特别是记性好,我说的东西他听一遍就能记得,这就是天赋了。”
方言顿了顿,对着朱娴问道:
“知道张仲景吧?”
朱娴回应道:
“当然知道了,你们经常说我还能不知道吗?东汉医圣。”
方言笑了笑说道:
“张仲景也是这样的天才,他出身医学世家,却自幼展现出对医学的超常敏感度,10岁的时候便能通读《黄帝内经》《难经》等晦涩医典,且能结合祖父的临床案例提出独到见解,被乡邻称为“神童医家”。”
“他青年时期,他目睹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建安大疫,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于是30岁便辞去长沙太守官职,专注行医与著书。”
“他以“辨证论治”为核心,打破此前“头痛医头”的局限,创造性提出“六经辨证”“脏腑辨证”体系,仅用数年便完成《伤寒杂病论》。”
“这部著作被后世誉为“中医临床的百科全书”,其中“桂枝汤”“麻黄汤”等300余首方剂,至今仍是中医治疗外感病、内科杂病的核心方剂。”
听到这故事,小姨子惊讶的说道:
“你们学的那个伤寒杂病论,是他几年时间写出来的?”
方言点头:
“对,这就是天赋。”
“不光是他,药王孙思邈也是七岁的样子,就已经能辨识当地常见草药的性味功效,10岁的时候,就直接可以独立开出简单的清热、止痛方剂,同乡称其“药王转世”。”
“20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