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影响到了脏腑功能,这是“本虚”的核心。”
“他胸口闷得像压石头、痰黏咳不出来,舌面有黏腻物,双肺底能听到吸气末啰音,这些都是痰浊堵在肺里的信号;舌头暗紫色、之前有呼吸衰竭史,说明血瘀已经阻滞了肺络,痰和瘀缠在一起,导致肺的通气功能越来越差,这是“标实”的关键。”
“周兆琴来的时候已经是心衰、呼吸衰竭合并肺心病,属于‘虚极生危’;而马国梁虽然接近中期,但没有这些严重并发症,只是‘虚中夹实’,只要先稳住正气,再慢慢祛邪,就能控制住病情。”
“德国医生查遍了粉尘、化学物质接触史,家族也没有相关病史,排除了所有明确诱因,这就确定是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不用纠结‘针对病因’,只需专注调理肺肾、修复肺损伤,方向更明确。”
“我今晚打算先用‘扶正祛邪、化痰通络’的法子来治疗,观察下他的反应。”
这里的领导都不是中医,他们也听的一知半解,能够听懂的只有安东和陆东华,廖主任对着方言问道:
“所以治疗办法和之前治疗周兆琴不一样?”
方言点了点头:
“确实有区别。”
他先从周兆琴的情况切入:“周兆琴来的时候已经是晚期危重状态,心衰、呼吸衰竭、肺心病全占了,相当于‘正气已经快扛不住了’,所以第一步必须先‘救急’。当时用‘破格救心汤’,就是用大剂量温阳补气的药,先把她快散掉的‘元气’稳住,保住命再说;等病情稍微稳定,才用‘瓜蒌薤白半夏汤’‘丹参饮’这些调气血、通胸阳,最后加‘培元固本散’慢慢补底子。整个过程是‘先救命,再调理’,重点在‘急则治标’。”
接着话锋转向马国梁:“但马先生不一样,他现在是接近中期,没有危重并发症虽然要吸氧,但心、肾这些脏腑还没被严重拖累,‘正气还能扛住’,不用先‘救命’。所以他的治疗不用上猛药救急,而是‘扶正和祛邪同时来’:一方面用黄芪、太子参、麦冬补他耗掉的气阴,稳住正气;另一方面用浙贝母、地龙、当归化痰、通络、散瘀,把堵在肺里的‘邪气’慢慢清掉。”
“后续再根据情况加补肾的药,比如菟丝子,帮他固住‘纳气’的功能。整个思路是‘标本兼顾’,重点在‘缓则治本’。”
他怕领导们还是不懂,又举了个简单的例子:
“就像房子漏水,周兆琴家是‘屋顶快塌了’,得先找东西顶住屋顶,再慢慢修漏水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