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可以。
接着方言又让他摸自己右边后腰,结果发现右手过不了腰就疼的厉害。
“这啥情况?”廖主任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说道:
“这是劳累后受凉,风寒湿邪留在经络,导致气血受阻。”
方言指着廖主任的右肩,进一步解释:“您昨晚熬夜开会,肯定没少吹凉风不管是会议室的窗户缝,还是来回路上的风,都容易让风寒湿邪趁虚钻进肩颈经络。本来熬夜就耗了气血,经络里的气血流得慢,再加上邪气压着,气血更通不过去,所以不光举胳膊疼,摸后腰也费劲,这是‘本虚标实’,既有之前气血瘀滞的老底子,又添了新的风寒湿邪。”
廖主任一拍大腿:“还真是!昨晚会议室窗户没关严,风直往我右边吹,当时就觉得肩膀凉飕飕的,没当回事,没想到这么快就找上门了。”
“您先别着急,咱们把‘老瘀’和‘新邪’一起解决。”
方言转身去拿针灸包,“我先给您扎针通经络,再开副汤药补气血、化瘀堵,双管齐下见效快。”
他一边铺好消毒棉,一边跟廖主任说穴位:“一会儿针刺完后,您胳膊就能举起来了,心慌应该也会好转,到时候我再给您开个方子,调理调理。”
廖主任配合地坐直身体,解开衣领:“听你的。对了,侨商宴会我还得去,不会影响吧?”
“扎完针休息半小时,喝碗药,再活动活动肩颈,不影响。”方言捏起针,对准膻中穴轻轻刺入,“但宴会别喝酒、别吃太油腻的,每隔半小时站起来走两步,不然气血又该堵了。要是中间觉得闷,就按按手腕上的内关穴,能临时救急。”
这好时候方言捏着消毒后的海龙针,先对准膻中穴,这是宽胸理气的关键穴,得贴着胸骨正中缓慢刺入。
针尖刚触到皮肤时,廖主任只觉一丝轻微的酸胀,还没等他反应,针已顺利扎入0.5寸深,一圈红晕在针周围出现,得气了。
方言轻轻捻转针柄,幅度小而频率稳,一边转一边问:“廖主任,有酸、麻、胀的感觉吗?”
廖主任点点头,胸口原本发闷的感觉像被捅开了个小口子,憋胀感正一点点往外散:“有酸胀感,而且……胸口不那么闷了,呼吸都顺了点。”
接着是内关穴。
方言让廖主任手腕伸直,找到腕横纹上两寸、两筋之间的位置,针身与皮肤呈45度角斜刺。
这穴通心脉,扎的时候得避开血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