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家属在一旁补充,语气里满是焦急,“在美国的时候,医生说已经尽力了,让我们回来试试中医,我们也是打听了好久,才找到方大夫您。”
他没有立刻接话,而是先示意孙女士在一旁的诊床躺下,考虑到她“平卧不能转侧”,特意让家属拿了个软枕垫在她腰侧,尽量减轻她的不适。
“你这病在我们中医里叫‘骨疽’,像你这样长期不愈、溃口流脓的,更偏向‘阴疽’,根源在于身体底子虚,邪气缠在骨头里散不去。”方言一边说,一边轻轻按压她腰椎两侧,“这里按下去会疼吗?”孙女士点点头,声音带着疼意:“会,尤其是按压的时候,疼得能窜到腿上。”
确认病症范畴后,方言开始细致追问病史,生怕遗漏关键信息。“你第一次确诊的时候,除了腰痛,还有别的症状吗?比如发热、盗汗、体重下降这些?”孙女士回忆了片刻:“有,那时候总觉得累,晚上睡觉出汗特别多,衣服都能湿透,半年瘦了快二十斤。”
“在美国的几次手术,主要是处理什么问题?是清除病灶,还是处理溃口?”方言继续问。
孙女士的家属在一旁补充:“前两次是清除腰椎里的结核病灶,第三次是因为溃口总流脓,做了清创,上个月那次是因为溃口又扩大了,医生说里面有死骨,又清了一次,但还是没好。”
方言又看向她的溃口:“溃口流出来的脓,一直是这种淡黄色、稀稀的吗?有没有变稠、变臭的时候?”
孙女士摇摇头:“一直是这样,不怎么臭,但流个不停,每天换纱布都得换两次,有时候还会带点血丝。”
方言点了点头,她孙女士这个情况还不是简单的腰椎结核。
她是结核的溃口出现在腹股沟。
核心原因是结核病灶引发的“窦道”转移,腰椎的结核病灶没有直接向外破溃,而是顺着深层组织间隙,形成了一条隐蔽的“通道”,最终在腹股沟区域穿出皮肤,形成了溃口。
腰椎第4、5节的位置,与腹股沟区域在深层组织上存在“通路”。
当腰椎发生结核后,病灶处会形成含有结核菌的脓液(即“冷脓肿”),这些脓液不会像普通炎症那样快速向外破溃,而是会沿着身体的“薄弱间隙”扩散,就像是老鼠打洞似的。
腰椎周围的腰大肌间隙、髂腰肌间隙,是天然的“通道”,脓液会顺着这些深层肌肉间隙向下流动,一直延伸到腹股沟区域,这里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相对较薄,脓液最终突破皮肤,形成溃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