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子和药,都没问题,是真管用,县城周边几个试点公社,治好的病人不少。可问题也出在这儿……药不够分。”
“试点就覆盖了四个公社,名额有限,可周边介休、平遥过来求药的病人不少,还有些干部托关系要药,基层卫生院那边不好拒绝,导致真正符合试点条件的老乡,有时候得排队等药。”
“另外,”他压低声音,“咱基层的赤脚医生水平参差不齐,辨证虽然有那个圆盘,但是有些医生还是没摸准病症就给病人发药,个别病人吃了没效果,还私下抱怨,说药方‘名不副实’,给推广添了点阻力。”
方言点点头,这和火车上听到的情况对上了。
他也没有表明态度,而是问道:
“药材的缺口有多大?辨证用药的问题,有没有想过解决办法?”
何阳摇摇头:
“缺口不好说,私底下的人来往我们也没办法统计。”
然后他顿了顿,说道:
“至于辨证的事儿,我想……应该可以让白同志多指导指导……”
这会儿他也摸不清方言到底是啥态度,只能硬着头皮说了。
方言还是没说话,露出思索的神色。
这会儿车已经到了县医院的门口。
何阳让司机往招待所开。
很快就到了一旁的平房边,这是一栋和医院主楼相连的平房,墙面刷着白石灰,门口挂着“灵石县医院招待所”的木牌。
何阳先下车拉开门:“方主任,到了,您一路辛苦,先歇歇,我让食堂准备午饭。”
“吃饭的时候咱们一块儿见见院里的干部。”
方言点点头,然后看了看周围,问道:
“诶,我们派过来的白晓春呢?”
何阳说道:
“噢,白医生昨天就去静升镇了,大概有十来公里的样子。”
方言恍然:
“哦,去那边去了……”
他对着何阳问道:
“诶,我记得静升镇,是不是还有个王家大院儿?”
何阳点头说道:
“是是是,方主任好记性,确实有个王家大院,是清代晋商王氏家族历时300多年修建的。”
方言记忆中,这个王家大院有点东西得。
王氏是明清时期的晋商大族,靠经商,主营盐、茶、票号发家,家族鼎盛时富可敌国,修建大院时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