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顶流”的光环,蹭上“风口红利”。
就像有些人觉得跟着马斯克、张一鸣干,哪怕起点低,也能接触最前沿的行业资源,未来履历上添一笔就身价翻倍。
这些中医的想法本质是一样的:方言这诺奖提名的头衔,已经不是单纯的个人荣誉,而是成了中医行业的“流量密码”和“价值背书”。
他们在原单位是“王牌”,但行业里的人提起,最多说“某医院的某中医”;可要是能调到方言手下,立刻就能变成“诺奖提名者团队的核心成员”。
以后出门会诊、带徒授课,甚至发表论文,这个标签都能让他们自带“权威滤镜”。
当然了,他们经过新闻曝光了解到,方言手里握着的资源也是相当厉害的。
比如全国药材基地的供应、单独的研究所、中侨办和卫生部的支持,还有协和这里能接触到的病人。
跟着这样的“行业领军者”,能接触到的疑难病例、科研项目、人脉资源,都是原单位给不了的。
这下就更有吸引力了,不管是哪个角度来看,跟在方言这个即将起飞的年轻人,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选对了领导,就能更快实现阶层跨越。
这还就光是一个提名,就让事情变得如此。
要是真拿到诺奖,那不知道该多爆炸了。
不过目前方言对这些反应还是比较淡定的,他的真正目标还是诺奖本身,所以现在他还是盯着肝病的事情。
现在各部分的人已经出去了,他们调查时间应该是在半个月左右,也就是十二月初的样子回来,各地的反馈就会带回来,到时候就要全面铺开了。
为了到时候能够让药品够用,目前方言已经开始筹备调集各地的药材了。
这事儿本来是各地加工更加的方便,但是方言要保证秘方的保密性,所以只能选择这样的方式。
加工药粉虽然简单,不用太多的工艺,但是依旧还是需要生产线,为此方言借用了老东家同仁堂的药厂,目前药材都在他们那边生产。
接着时间来到了,十一月中下旬。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发表。
接下来方言知道,决定改开大会也即将召开了。
大会还没开始,各方消息就开始陆续的出现。
社会焦点这时候也转移到了即将开始的大会上,方言的诺奖提名事件也就在普通人嘴里讨论了一周多的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