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第一的661型;技术最先进的705型;潜深第一的685型(共青团级);以及技术最成熟的945型(塞拉级)。
其中,661型研发时间最长,从59年起就开始立项研发,63年才开始建造,结果因为钛合金供应不足,造了5年才下水。
同样因为钛合金供应紧张,它的建造计划从一开始的10艘减到5艘,后又减少到3艘,最终只建造了一艘,命名艇号K-162。
1972年,K-162才开始服役,但当时为了保密,这艘K-162在后续的十几年中不停的更改艇号。
从一开始的叫K-162,后来改成K-18,之后又改叫K-222,甚至有几年这艘潜艇在官方记录中被除名,直接连代号都没有了。
很多661型潜艇的研发,制造,驾驶,甚至指挥人员,现在都已经搞不清楚这艘潜艇的真实面目。
这种变态的保密措施,让这艘唯一的661型潜艇的消失成为了常态。
当孙志伟回忆起这个信息的时候,就觉得这艘661型潜艇简直就是为自己准备的。
因为即使丢了这艘船,也不会有人追究,少量的知情人也会下意识的觉得,它肯定又改了名字,正在某个地方进行秘密测试呢。
现在他还不知道这艘唯一的661型潜艇在哪里,不过找到他无非就是时间的问题。
而孙志伟看中排水量最小的705型潜艇,是因为它的自动化水平最高,最少只需要32人就能正常驾驶。
这种小巧的体型很适合孙志伟的平克顿公司,作为一个企业级的武装力量,大型舰艇并不是他追求的目标,装备小而精却是最合适的。
胖墩墩的705型,样子虽然丑了点,但看惯了居然让他觉得丑萌丑萌的。
所以,705型也是他的目标之一。
然后就是685型的共青团号潜艇,下潜1200米,让它可以先天立于不败之地。
可惜,这艘唯一的685型潜艇在今年4月份,因舱内起火最终沉没在挪威北部公海1685米深的海底。
(共青团号真实沉没时间是在3年后,不是史书,作者有时会稍微更改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以方便文章描写。)
现在,毛熊家的各个涉事部门正在为共青团号的沉没互相扯皮。
但打捞是不可能的了,没人能在冰冷的北极圈内,而且是1600多米的深水下,打捞这艘近万吨的钛合金潜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