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最后一个是南大西洋南美最南端。
这3个岛屿孙志伟都看中了,其中南大西洋的那个岛屿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岛屿:威德尔岛(254平方公里)。
这个岛就是前些年“英阿战争”时争夺的福克兰群岛中的第三大岛。
威德尔岛在19世纪末前称为天鹅岛,后来才用19世纪航海家詹姆斯·威德尔的名字来命名。
其所有权历经威廉姆斯家族、汉密尔顿家族,现由克里夫顿家族持有,是100%私人拥有的岛屿。
威德尔岛距离南极长城站1100公里,是南极科考的理想补给点,如果能够拿下威德尔岛,对我国的南极科考行动将会有最直接的帮助。
1961年6月23日,世界主要国家签署的《南极条约》正式生效。
我国于1983年加入了《南极条约》,拥有了在南极建立科考基地的权利。
但是,刚签约的时候,只能算“缔约国”,只有在南极建立了科考站,才可以算做“协商国”。
这两个名称的区别可大了,“缔约国”的意思是你签字了,但是你也只是签字了。
开大会的时候可以发言,但没有表决权和决策权。
1983年9月,第十二次《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召开时,我国三人代表团首次以观察员的身份出席会议。
每当会议讨论到实质性内容和进入议程表决时,会议主席就会宣布:“缔约国”请到会议厅外面喝咖啡。
等里面的会议开完了,连表决结果都没有通知我国的三人代表。这是一种难以忍受的屈辱。
回国后,这些情况都被如实的汇报了上去,随后国家就决定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南极科考站。
可是南极是地球上的极寒大陆,想要在那里建立一座永久的考察站可不是在家里建一栋房子那么简单。
南极大陆常年温度都在零下40°以下,极端时候甚至能达到零下90°,普通的水泥钢铁,在这种极寒温度下,脆弱的像块面包。
在那里建站,怎么供电供水,怎么保温,怎么行走,遇到危险怎么应急,所有的问题都必须提前考虑到。
不然,在那种极寒的荒原上,临时遇到麻烦连求救的地方都没有。
要想在南极落脚,考验的可不只是人的问题,还要考验建站国家的科技和建筑水平。
国内经过4个多月的设计并筹备物资,建站科考团才终于出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