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游来吃饭,只坐在角落处的小桌子。
自斟自饮,不受打扰,自得安乐。
人多了,口便多,七嘴八舌,讨论着大队铁骑到镇上找人的事。
说起来,这般大张旗鼓的阵仗,上一次出现在小镇的时候,可追溯到五年前朝廷官兵前来寻宝那会。
时光荏苒,到了现在,热度已过,人气回落。各家店铺,主要做的是本地的熟客生意。
这一众食客,都算是乡邻街坊,他们口中的“苏先生”为一介说书人,平日在茶楼开摊,靠说书为生,以“才子佳人”和“鬼神志异”两类内容为主。
陈少游曾去听过,不过是些老掉牙的故事,翻来覆去,拢共只得那么几篇,没甚意思。
显而易见,这苏先生水平有限。其亦非本地人,在一个地方上讲久了,人们听腻了,就得换地头。
混口饭吃而已,没法要求更多。
这个时候,他便坐在饭馆内,听到众人的话,当即站起,抱拳团团做个礼,朗声道:“各位折煞老夫也,我自从来到镇上讨生活,已足足三年。三年不出远门,哪能知晓外边发生的事?实不知也。”
就算知道,也不敢轻易诉诸于口。
毕竟这般涉及官府兵甲的事非同小可,稍有不慎,便是祸从口出的下场,当真说不得。
众人闻言,也就作罢,转而议论起别的事,譬如贪财刻薄的“周扒皮”摇身一变,居然变成了“周大善人”,太乐呵了。
言谈间,还有人把话题打趣到陈少游身上,说他有哥嫂照顾,吃喝不愁,日子过得太惬意舒服了。
那边陈火生听到这些,面露古怪之色,他曾分辩过,可无人相信。
很多时候,人们只相信自己看到的,以及想到的。茶余饭后,当是个谈资消遣罢了。
……
周家。
卧室内烧着炭火,热气蒸腾。
周财主穿上厚实的棉袍,裹得很紧,但他仍感到遍体生寒,一阵阵的起鸡皮疙瘩。
这段时间着实担惊受怕,不得安生。
他做梦都害怕会被陈少游找上门来,把家产全部抢夺了去。
好在自从“改过自新,乐善好施”后,家里便再无事端发生。
看来陈少游并非那种贪得无厌的暴戾凶徒。
最起码有道理可讲。
纵然如此,周财主还是谨慎为上,选择躲在家里头,夹着尾巴做人,不敢胡乱到外面去,更别说出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