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是主旋律电影第一次市场和商业化。
《建国大业》这种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跟小钢炮执导的《集结号》还不同,观众的期待也不同。
《集结号》只看导演是小钢炮就能让观众大致明白,电影不可能是真正的主旋律电影。
《建国大业》的三个导演中,无论是韩总还是老田,又或者是黄健新,都不是传统的商业片导演,因此观众的期待也就不同。
第一批真正买票走进影院的观众,就是冲着数星星去的。
这也就导致,电影首映的第一天的票房不是太好,只有1500万。
当然,这个1500万所谓的票房不好,是相对的,跟曹阳的《小丑》以及小钢炮执导的《唐山》比,是相差了很多。
跟《如父如子》也有不少差距。
但《建国大业》是周三上映,这个1500万的票房,是创造了周三首映票房记录的。
并且,这才上映第一天,又是工作日,还不到电影“发威”的时候。
另外,看过电影的观众,意外觉得电影其实还不错。
周四,也就是《建国大业》上映的第二天,票房增加了一些,达到了1800万。
到了第三天,因为是周五,票房直接飙升到了2900万,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看着这个票房走势,韩总松了口气。
这部电影是最上层都知道的重点项目,要是票房不尽如人意,他作为总导演,肯定是难辞其咎的。
周六周日的票房肯定会非常高的,这一点韩总很清楚。
因为企事业单位的包场或者发电影票的“福利”,就要开始了。
韩总能清楚这一点,上面肯定也清楚,所以韩总才会非常看重前三天的票房成绩。
前三天没有夹杂太多因素,票房比较真实,几乎绝大多数观众都是冲着纯粹看电影而去的,而不是因为其他原因。
不仅韩总松了口气,小钢炮其实也松了口气。
小钢炮对于同样是曹阳担任制片人,并且还是全明星阵容的《建国大业》,还是相当忌惮的,哪怕他也在其中出演了一个角色。
他是真担心《唐山》才刚创造的华语电影票房记录,刚过一个来月时间就被《建国大业》给破了。
就冲那上百名明星,以及可能更加多的“包场”,还真是极有可能的。
所幸,《建国大业》前三天的票房加起来,只有“区区”6200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