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那过日子的人啊!”
“长林那儿不是着急的事,这么多年都过来了,还差着几天了?回头我让那个人给你踅摸踅摸,你家是仁义人家,翠莲也不是那恶婆婆,长林还能干,好找。
诶,别说长林,我问问你,老四,不打算再找了?”
老太太一顿,有些惊讶,
“咋突然问起老四了?他这一年年的都不在家,找不找了都看他自己,就是找了我还能把人留在家里吗?我还能动,找不找的,这俩孩子也得在我身边,别人我不放心。”
“那你就这么供着上学?”
重男轻女几乎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人家的通病,是那种刻在意识里的,偏偏出了许家这么一个奇葩,
“你打算供到啥时候?再过个四五年,可就成人了。”
这个老太太倒是不含糊,
“我就这一个孙女,本来爹妈都不在身边就够可怜的了,多大能咋的,我还想多留几年呢。
小姑娘家家的本来就难,多学点儿东西,就算是学个赚钱的本事,以后也能过得轻松点儿。”
杨奶奶能跟老太太处到一起,自然也不是什么坏人,倒是没多说什么,直接换了话题,
“那长山长青,下来了是跟着一起上工呗?”
说到这个,老太太就高兴了,
“那不得,原来是打算下来,非说学不进去,不想浪费钱,这不桃桃去上学,跟他们说学习有用,这么好那么好的,他们又去接着去上了。”
这是最近老太太最高兴的事,她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她不是眼里只有这一亩三分地的人,儿子回来偶尔也说外面的什么什么,也感慨自己的文化太少,连看书看报都是这几年自学的,她能听出来儿子的不甘心,更能听出来,那外面肯定是要比这山沟子里头强,不然郭红英为什么非得要出去?
所以得知两个孩子答应接着去上学,她是最高兴的,虽然可能跟孙女也有关系,但是她老太太求得不多,能多学点儿就是赚的,
“我孙女说了,多学点儿,以后就算是工厂招工,也是愿意要上过学的有文化的,像咱们这老农民,去了也只能出大力,扛大包,那些轻快又干净的活儿,是咋也轮不着。
你就笨想,那出大力的能有坐办公室的工资高吗?”
杨奶奶成功的被这大饼给圈住了,
“还真是哈?可是,可是那不是招工的咱都不知道吗?咱们村这么多人家,你看这些年除了你家这两个出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