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赵胥团体的约定,像一根无形的线,将野熊谷与外部世界更紧密地联系了起来。次日辰时,张凉亲自带着狗娃和王栓,在约定地点等候,引领着赵胥派来的七八个青壮,前往那处干涸的盐碱河床。整个过程,双方都保持着警惕的距离,言语不多,但基本的指令传递和路径指引尚算顺利。
数日后,赵胥的人马带着第一批采集的盐土返回,并按照胡汉提供的基础方法,在靠近他们自己营地的地方开始了制盐尝试。与此同时,野熊谷内也并未闲着。胡汉指导下的制盐工艺在不断改进,他们开始尝试用烧制的陶盘(杨茂在尝试烧制简单陶器,虽成功率不高,但已有少数可用)代替树叶石板进行曝晒,效率略有提升,得到的盐晶也纯净了些许。
第一次正式的物资交换,定在初次接触的半月之后。地点选在距离野熊谷和赵胥营地都有一段距离、地势相对开阔且易于观察撤退的一处林间空地。
这一天,野熊谷一方由张凉带队,带着五名精干汉子,推着一辆杨茂改造加固过的独轮车,车上装着用于交换的粟米,以及一小袋作为样品的、品质稍好的盐。胡汉坚持要求,第一次交换,他们支付粮食,收取对方的盐,以彰显信誉,但也只带了约定份额的粮食,以防不测。
赵胥一方也来了差不多人数,为首的是个脸上带疤的汉子,名叫刘莽,眼神凶狠,不停打量着张凉几人和他们带来的物资。他们带来的粗盐用破麻袋装着,颜色灰暗,颗粒不均,显然工艺还很粗糙,但分量十足。
“这是首批二十斤盐,按约定,换你们的十斤粟米。”刘莽将麻袋往前一推,声音粗嘎。
张凉示意王栓上前检查盐的品质,确认无误后,也将装有粟米的袋子推了过去。刘莽一把抓过,解开绳口,抓起一把金黄的粟米,仔细看了看,又掂量了一下分量,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但随即又贪婪地瞥了一眼独轮车。
“张头领,”刘莽舔了舔嘴唇,“听说你们谷里,不止会制盐,还会弄些别的稀罕玩意?有没有那种……能凭空生火的宝贝?或者更厉害的家什?若是有,价钱好商量!”他显然从赵胥那里听说了些什么,对胡汉的“异术”产生了浓厚兴趣。
张凉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刘兄弟说笑了,我等不过是些逃难的苦哈哈,靠着老天爷赏口饭吃,哪有什么宝贝?无非是些祖辈传下来的土法子,勉强活命罢了。”他果断否认,并将话题引回交易本身,“盐货两清,若无他事,我等便回去了。望贵方加紧制盐,下次交换,或许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