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业看了看标题,呼吸紧促了几分,双眼迅速往下看,还没看完,戴建业就抬头苦笑道:“刘老师,你不是说先辩论吗?怎么上来就骂啊,而且很.很有力量。”
戴建业想了半天,才想到了一种委婉的说法。
“因为这群人已经不是普通的反对者了,必须重拳出击,封住他们的嘴。”刘一民用拳头敲了敲桌子:“让你们看看为师如何舌战群儒!”
骂的人很多是刘一民上次发表《戏台》得罪过的人,这次人家找准机会来复仇了。
刚开始还缩头缩尾,看刘一民没什么反应就不装了,开始以真名示人。西北的张先亮,是其中的主力军。他后来越想越觉得刘一民《戏台》是在骂他,骂他靠着作品跟有夫之妇光明正大的同居。
尤其是后来刘一民的反驳之言,更是让他在单位被指指点点。
《为什么要写通俗文学?为通俗文学正名!》
《整天将文学挂在嘴边的作家,不见得写了多少纯文学作品!》
《到底应该是群众文学观还是半精英主义文学观?》跟精英主义文学相比,坚持传统文学的人算是个半精英主义。
《所谓的作家,你们的读者是在中国还是西方、是城市还是乡村?》
《通俗文学上不得台面?你们就上的了台面吗?》
一篇篇手稿,让教室里的九个人看的浑身燥热。等刘一民将手稿收走离开教室的时候,梁永安跃跃欲试地说道:“咱们是不是应该来一次论战实习?”
“不好吧,咱们万一丢了人可不好了。”易众天手上也有点痒,但是又觉得水平不够,会添乱。
戴建业嘿嘿一笑:“起个笔名不就好了,谁知道是咱们啊!”
戴建业长得精瘦,他这一笑,顿时让旁边的几人不自觉地离他远了点,这小子有点蔫坏啊!
“那咱们就各凭本事,不要跟咱们文研所丢脸。以后文研所的学员越来越多,咱们可都是师兄,别人大家提起来就觉得脸上无光。”
李良荣无奈地说道:“我是新闻专业的,写这种文学评论和文学思想的文章我不太擅长。”
“你擅长新闻啊,我搜集了一下报纸上的人名,都是劣迹斑斑,比如这个张先亮”闫真将自己提前搜集的报纸放在了桌子上,这些报纸大多都是一些地方报纸。
报纸上关于《霍元甲》的非议越来越多,但一直是单边响的状态,随着《燕京日报》的第一篇文章出炉,刘一民终于开始了全线反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