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民所有的事情汇报完毕,正准备走的时候,王濛连忙喊住他。
“一民同志,大家都在说你有一部写的很感人,能不能让我们看看?”王濛好奇地问道。
王濛的话挑起了其他人的好奇心,不过刘一民拍了拍口袋:“真不巧,今天没有带。”
王濛遗憾地说道:“忘了,应该早上就给你打个电话,让你来的时候带上。马识途同志给我粗略讲了讲,很感人的事迹。”
“一民,你准备在哪家杂志上发表,到时候我们好提前买啊!”夏言说道。
“您老真会说笑,不管是《收获》还是《人民文艺》亦或者是其余杂志,发表之后哪个不是第一时间放在您的桌前。”
“哈哈哈,你准备发表在哪家杂志?”夏言笑完之后,依然追问道。
“国内准备放在《人民文艺》。”
夏言拍了拍大腿:“这就好了,过两天拿给我们瞧瞧。五月期的杂志你肯定赶不上了,要是到六月,时间还足够,够我们提前一观喽!”
“行,您都这样说了,不如明天一起到文研所检查一下工作,看稿子那不就是捎带手的事儿嘛!”刘一民说道。
夏言嘿嘿一笑:“你小子,在这儿等着我呢。行,明天下午我去一趟。笑归笑,活动前你得好好准备,别出纰漏。好不容易举办一次,能来的作家也是顶着各种压力来的,咱们不能怠慢了人家。”
走出文化部,刘一民和曹禹一起回到了人艺,曹禹鼓励刘一民接下来先将《上帝的签证》剧本写出来:“不过剧本是次要,手头的工作是主要。”
“明白老师,到时候岛上作家过来,还希望您也前去给我壮壮声势。”
曹禹将手背在后面:“不管是身为老师,还是身为文联的人,我都责无旁贷。”
到人艺之后,朱霖已经下班走了。刘一民知道她肯定在朱父朱母那里等着自己,就没有直接回华侨公寓。
朱父朱母已经做好了饭菜,等两人吃饱喝足才回华侨公寓。
回到家里,朱霖提起阿城的事情:“当时吓我一跳,进门就喊师娘,我寻思燕大的学生里面也没有这号人呀!”
“哈哈哈,算是意外收获吧,老师对阿城很看好,阿城本身的文学水平也不错。在目前文坛里面,属于天赋和素养都不错的青年作家。”
朱霖说道:“送的小喇叭还挺好用,说起话来不费劲儿。不过就是在导演里面,显得多少有点鹤立鸡群,我不好意思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